岩石科學:在地球上首次尋回從太空中追蹤的小行星隕石

在蘇丹沙漠中發現的碎片構成了“小行星三連冠”:發現、預測和尋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去年十月,小行星監測器在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琳娜巡天系統中發現了一個小型物體,它正處於直接撞擊地球的軌道上。 這顆小行星太小,不足以構成真正的威脅——直徑僅幾米,幾乎不可能完整地穿透大氣層。 事實上,不到 24 小時後,它在蘇丹北部上空的高層大氣中爆炸成火球——地面上的人們以及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都目睹了這一事件——與天文學家對其軌跡的預測非常吻合。

但是,這顆被稱為 2008 TC3 的小行星仍然是一項重要的發現:在每年撞擊地球大氣的無數小物體中,此前從未有一個物體在撞擊前被探測到並追蹤到。 現在,蘇丹火流星又帶來了另一個首次:研究人員今天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已經在努比亞沙漠中從該物體上尋回了 47 塊隕石。 論文的主要作者,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 SETI 研究所的流星天文學家 彼得·詹尼斯肯斯 說,在本月早些時候,在論文提交後完成的另一次搜尋中,隕石數量已增加到約 280 塊。

天文學家唐納德·約曼斯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 NASA 近地天體計劃辦公室 的經理,他稱 2008 TC3 為“完美的小行星三連冠”,指的是“撞擊前發現、成功的影響預測和成功的樣本返回”。 (約曼斯沒有參與尋回研究,但他的辦公室在 追蹤小行星的進入 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

這一發現使天文學家能夠將隕石的化學成分與其在追蹤期間的軌道和天空中的反射率聯絡起來。 約曼斯說:“小行星科學的聖盃是將特定的隕石及其詳細成分與特定的小行星型別唯一地聯絡起來。” “而現在,無需昂貴的樣本返回任務就做到了這一點。”

這項研究的作者稱該物體為 Almahata Sitta(阿拉伯語,意為第六站,是沙漠中目擊者看到火球並作為研究人員的基地營地的火車站),它似乎屬於一類稀有的稱為 F 型小行星的天體,僅佔所有小行星的 1.3%。

從化學角度來說,Almahata Sitta 是一種隕石,其特定成分在隕石收藏中是獨一無二的。 它是一種脆弱多孔的橄輝無球粒隕石(一種相對罕見的含橄欖石和輝石的隕石),除其他物質外,還含有石墨和奈米金剛石。 詹尼斯肯斯說,它的脆弱性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它會在如此高的大氣層中解體。

憑藉 F 型天體這一物體的稀有性及其軌道(透過時間倒推追蹤),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可能的聯絡,即與更大的 F 型小行星,直徑 1.6 英里(2.6 公里)的 1998 KU2,它可能與 Almahata Sitta 來自同一個母體。

詹尼斯肯斯說:“僅追蹤小行星 20 小時的軌道,就比從 你能從 僅僅觀察火球 中獲得的任何資訊好 10,000 倍。” “這件事的妙處在於,這顆大型小行星讓您能夠將演化歷史追溯到更久遠的時間。” 他指出,科學家們或許能夠透過來自同一母體的更多 F 型小行星,來查明 2008 TC3 來自小行星帶的具體區域。

即使是 2008 TC3 被追蹤的短暫時間也為尋找地點提供了極好的線索——而且沙漠表面為發現深色碎片提供了理想的表面。 詹尼斯肯斯說:“進入軌跡非常精確地已知。”

第一批樣本是 12 月初由喀土穆大學的 45 人搜尋隊發現的。 (蘇丹喀土穆大學的三位科學家和朱巴大學的一位科學家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詹尼斯肯斯說:“我們有很多人手和眼睛”,試圖“找到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