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海灘——漫步在附近的私人海灘上,海浪拍打著點綴著避暑別墅和排球網的海岸,人們很容易忘記,今年夏天海洋已經失去了 250 多頭死去的瓶鼻海豚。有時,海豚會被衝上岸,奄奄一息、骨瘦如柴,並在最後一口氣中掙扎。有些海豚的鰭缺失小塊——這表明當動物因疾病而行動遲緩或器官衰竭後,鯊魚進行了試探性咬傷。通常,屍體的狀態讓科學家無法分辨其中的區別。
弗吉尼亞海岸線並非唯一海豚被衝上岸的地方,但它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從紐約州到北卡羅來納州,今年夏天已經積累了數百起海豚死亡的報告。死亡人數如此驚人,以至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宣佈這次大規模死亡事件為“不尋常的死亡事件”,併發布聯邦資金以支援調查。NOAA 表示,可能的罪魁禍首是一種與麻疹相關的 RNA 病毒。但高死亡人數和大量繼發感染的存在讓一些研究人員懷疑存在更廣泛的問題——即沿海生態系統可能因人類活動而生病。
過去的線索
二十五年前,麻疹病毒肆虐沿海瓶鼻海豚,到 1988 年春季消滅了它們估計數量的約 50%。科學家們已經擔心這次的損失可能有多大,因為僅在過去三個月裡就有 553 頭海豚擱淺。1987 年大規模死亡事件中同期死亡的海豚數量僅為 300 至 400 頭,到次年春天攀升至 742 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對感染麻疹病毒的海豚沒有治療方法,麻疹病毒是一種 RNA 病毒,類似於導致人類麻疹、犬瘟熱和牛瘟的病毒。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想追蹤死亡情況並確定其原因,因為海豚位於食物鏈頂端,有助於作為海洋健康的晴雨表。
過去幾年,海豚顯然已經對這種病毒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抗體防禦能力,因此感染該病毒並不總是導致死亡。低死亡率就證明了這一點:在過去六年裡,從紐約到北卡羅來納州,每年的平均擱淺數量少於 160 頭。然而,自 7 月以來,在同一地區已有 500 多頭沿海海豚死亡。在弗吉尼亞州,過去十年海豚的年死亡人數一直低於 80 頭,但這次激增已達到 286 頭。研究人員預計,與上次大規模死亡事件一樣,這一數字將持續上升至明年春天。
今年該疾病如此致命的原因仍然是一個謎。研究人員懷疑,今年沿海海豚從近海種群感染了該病毒,而前者無法對這種病毒株產生強烈的反應。病毒不斷變異,交換和重組基因,因此病毒的爆發可能只是大自然的運作。
繼發感染
另一方面,病理學家注意到另一個可能是導致死亡的因素:真菌、細菌和寄生蟲引起的眾多繼發感染。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這些感染是否足以單獨殺死海豚。然而,它們的存在讓一些研究人員懷疑人類是否應該為此負責——具體而言,農業徑流和其他人類活動造成的惡劣環境條件是否導致海豚無法抵禦疾病?
該理論認為,一些接觸麻疹病毒的海豚本應能夠從感染中恢復過來,但那些繼發感染卻盯上了脆弱的海豚,最終導致它們死亡。當虛弱的哺乳動物分解脂肪以維持生命時,海豚在其脂肪中積累的生物毒素也可能被釋放出來,使它們的系統充斥著阻礙免疫反應的毒素。
弗吉尼亞水族館和海洋科學中心基金會研究協調員兼高階科學家蘇珊·巴科說,死亡“很可能因人類活動而加劇”。“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人類活動會對事件的範圍產生怎樣的影響,”她無奈地聳聳肩說道。
獸醫病理學家大衛·羅特斯坦在他的馬里蘭州銀泉市的家中研究海豚樣本,他說,在所有資料彙總之前,很難找出趨勢。“這就好比去博物館,看著牆上的一幅畫,然後有人說在描述那幅畫。這確實就是我們所做的事情,”他說。也沒有多少資料來充實全域性:科學家們沒有追蹤健康海豚中非致命性麻疹病毒的發生率,這主要是因為追蹤活海豚存在後勤挑戰和成本問題。
NOAA 已啟動緊急響應和調查,採用與其他聯邦緊急情況(如大規模野火)相同的應對方法——包括由聯邦人員牽頭的事件指揮系統,他們協調跨州響應。他們沒有派遣裝載阻燃劑的直升機,而是指示應將海豚遺骸送到哪裡進行分析。NOAA 還設立了一個研究人員借用計劃,以幫助尋找願意協助處理大量屍檢的科學家。
在地方層面,弗吉尼亞水族館的工作人員一直面臨著大量熱線電話,報告有死海豚被衝上岸。這還不包括他們通常響應的電話,其中包括撿拾受傷或死亡的海龜。每個電話都會引發一系列行動,派遣志願者去取回動物,並將受傷或死亡的動物帶回弗吉尼亞水族館海洋動物護理中心。
桌上的海豚
該中心是一棟不起眼的倉庫式建築,到處都是浸泡在漂白劑溶液中的墊子,用於在任何人離開一個區域並進入另一個區域時對鞋子進行消毒。其中一個側翼展示了正在康復的活海洋生物。在另一個側翼,研究人員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來處理有關已死亡海豚的資料。建築物旁邊的白色紗網帳篷是為屍檢而設定的,但最近帳篷外面的區域經常裝飾著溢位的海洋生物屍體,等待著輪到它們上桌。蒼蠅在帳篷內成群結隊,發出嗡嗡的背景聲。在裡面,幾位研究人員身著包括 N95 呼吸器面罩在內的防護裝備,試圖忽略蟲子和腐爛海洋肉類的刺鼻氣味,他們測量死海豚的尺寸,掏空屍體的器官,將碎片分成貼有標籤的袋子或溶液罐中,然後將剩餘的身體部位放入外面一個大的垃圾箱中。
病理學家從這些屍檢中推斷出可能的死亡原因,方法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各種器官的切片,尋找能夠表明麻疹病毒的明顯的融合細胞——類似於有很多額外蛋黃的煎蛋。全國各地的實驗室,包括雅典佐治亞大學的一個實驗室,都採用基因分析來證實和擴充套件病理學家的發現。“我們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測試,”雅典實驗室的病毒學家兼主任耶利米·薩利基說。因此,目前還沒有人梳理可能提供更多見解的症狀群,包括檢測感染和生物毒素。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可能正在發生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這可能會對海洋產生持久的影響。
人類在海豚死亡問題上犯錯並非史無前例。在 1987-88 年的海豚大規模死亡事件中,科學家們將矛頭指向了短裸甲藻毒素,這是一種與赤潮相關的魚類、貝類和鳥類殺手。但有些地方說不通,因為據報道當時沒有赤潮,而且這種毒素無法解釋在海豚身上發現的一些病變。大約六年後的肺和淋巴結分析發現,真正的兇手是麻疹病毒。此後,檢測技術得到了改進——增加了科學家們這次是正確的可能性——但調查仍在不斷發展,分析結果可能會進行修改。
生態系統威脅?
儘管海豚的魅力足以激勵一些人採取行動,但科學家們最主要的擔憂來自海豚在海洋中的等級地位。作為頂級掠食者,它們可能會放大食物鏈中較低層的負面影響;如果微小的獵物生物生病,魚吃了它們,而海豚又吃魚,那麼毒素的生物積累可能會很嚴重。巴科說,海豚是“海洋健康的哨兵”。
海豚生活本身的結構可能會為大規模死亡事件的惡化奠定基礎。海豚是高度群居的生物;它們甚至一起呼吸。作為一個群體,海豚可能會浮出水面,透過噴水孔有力地呼氣,然後一起吸氣,分享相鄰海豚撥出的氣溶膠顆粒。性行為、哺乳和玩耍也會導致直接接觸。此外,小群體不斷地自行離開,形成新的群體,並依附於其他群體,從而不斷地將疾病引入新的社群。如果沒有關於海豚大規模死亡事件根本原因的更多資訊,一些研究人員擔心死亡人數可能只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