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居住的殘骸——主要是黃色陶器碎片——揭示了位於敘利亞東北部的古代城市泰勒·布拉克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城市化,並且早在6200年前就擁有可能居住著移民的郊區。事實上,布拉克的陶器碎片講述的故事並非是一位古代統治者有意建立一座城市,而是一座大都市隨著人們出於自身原因湧入而發展壯大的故事。
布拉克的土墩,或稱泰勒,從平原上升起40米(131英尺),完全是人類居住的結果——一層城市建立在之前城市之上。這個城市中心佔地40公頃(99英畝),周圍環繞著大約300公頃(741英畝)的區域,顯示出城市生活的跡象。透過分析當地農業帶到地表的55,000片陶器碎片,哈佛大學的考古學家傑森·烏爾和他的同事們表明,早在公元前4200年,城市中心就被郊區定居點環繞。
這種郊區擴張使泰勒·布拉克的城市面積擴充套件到55公頃(136英畝),而當時美索不達米亞其他定居點很少超過3公頃(7.4英畝)。烏爾說:“突然出現在這些衛星城中的人口將超過我們從自然人口增長中預期的數量。“空間距離可能與社會或政治距離的維持有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與南部美索不達米亞的傳統首批城市(如烏魯克)不同,那裡的土地由中央政權嚴格控制並由城牆包圍,北部美索不達米亞的泰勒·布拉克大都市顯示出一種更為隨意,或許是由非法居住者推動的增長模式。烏爾說:“衛星社群希望成為這個地方的一部分,但他們不準備放棄所有的自主權,這體現在空間距離上。“人們[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內在原因來到這個地方,而不是受到來自上層的脅迫。”
這指向了一個與傳統說法不同的關於首批城市建立的故事。烏爾繼續說道:“國王們很快就將建立城市的功勞歸於自己。“我們正在字面上相信皇室銘文,這可能是一件壞事。”
一旦建立,這些郊區隨後向城市中心內部擴張,隨著城市向外擴張以在公元前3900年與它們會合,這可能是因為這座城市成為一個移民可以謀生和養家餬口的地方而聞名,主要透過種植小麥和大麥或飼養綿羊、山羊或牛來實現。
總而言之,到公元前3400年,這座城市膨脹到覆蓋130公頃(321英畝)。根據《科學》雜誌上發表陶器碎片證據的論文,它擁有裝飾精美的神廟、大量工匠和某種形式的精英。劍橋大學考古學家瓊·奧茨和她的同事們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古代》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認為,此時南部美索不達米亞人抵達該地區的證據可能僅僅顯示了一個重要的移民城市的吸引力或某種形式的商人殖民地。
但即使泰勒·布拉克沒有保持重要的城市中心地位——這一事實使得陶器碎片能夠講述這個古老的故事——它也無疑是最早獲得城市稱號的城市之一。烏爾說:“它達到的規模至少與通常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大城市的烏魯克一樣早,甚至更早。“[城市化]可能在近東的多個地方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