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表示,隨著全球變暖,東非的一個湖泊正在遭受苦難,該湖泊擁有世界 18% 的淡水。坦噶尼喀湖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蒲隆地接壤,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其生產力下降了 20%,導致魚產量減少了 30%。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研究結果表明,全球氣候變化的區域影響可能大於當地人為活動或過度捕撈的影響。
作為第二大湖泊,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主要的淡水生態系統之一,為周邊國家提供每年 25% 至 40% 的動物蛋白供應。瓦薩學院的凱瑟琳·M·奧萊利和她的同事利用當地記錄、沉積物巖芯和水測量資料,追蹤了該水體過去 80 年的歷史。他們發現該地區的氣溫升高了約 0.6 攝氏度,而湖泊深水溫度升高了 0.31 攝氏度。與此同時,科學家們確定,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該地區的風速降低了 30%。這些因素共同降低了有機物的產生速度,從而降低了湖泊可以維持的魚類數量。“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了熱帶地區湖泊變暖的長期變化(由儀器記錄)與湖泊生態系統生產力下降(如沉積物巖芯所示)之間存在聯絡,”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合著者安德魯·科恩說。“這項工作清楚地表明瞭全球氣候變化,特別是全球變暖對熱帶湖泊生態系統的區域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該地區的模型預測顯示,未來 80 年內氣溫將額外升高約 1.5 攝氏度,這可能會對依賴該湖泊獲取食物的當地居民造成可怕的後果。“迄今為止,大多數研究都發現氣候變化對北半球產生了重大影響,”奧萊利觀察到,“而我們的研究表明,熱帶地區也正在發生顯著的變暖,並且它對某些生態系統產生了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