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前,“圖靈”這個詞對於少數知曉它的人來說,充滿了神秘感。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的讀者瞭解到,艾倫·圖靈與哥德爾一樣,探索思想和邏輯,並且也知道用於人工智慧的“圖靈測試”。但其他人則認為圖靈是一位英國人物,一位劍橋數學家,與二戰期間破解恩尼格瑪密碼的巨大行動有關。他在大西洋戰役中的關鍵作用仍然籠罩在國家機密之中。事實上,直到解密後,他才開始因另一項偉大貢獻——他在計算機起源中的作用而受到認可。
明顯缺失的特徵是艾倫·圖靈本人的證詞。他於1954年去世,享年41歲,顯然是用氰化物自殺身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鋸齒狀的缺口。到1980年,謠言說他在1952年因同性戀而受到起訴和懲罰。但即使在那時,這樣的故事也無法再作為自殺的簡單解釋。圖靈的朋友們知道他毫不羞愧,並且蔑視傳統。另一種懷疑襲擊了那些瞭解20世紀50年代黑暗面的人。勝利的盟軍一定對這位瞭解他們秘密的人的揭露感到震驚:圖靈的個人慾望如何與國家安全的公共需求相協調?但在這個問題上,一片沉默。
從那時起,情況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許多事件使圖靈的生活比任何其他數學家都更廣為人知。著名演員德里克·雅各比在休·惠特莫爾1986年的戲劇《破譯密碼》中向數百萬觀眾表演了圖靈的戲劇。谷歌幾乎沒有秘密,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可能會發現自己需要評估他的一生和死亡。美國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的大規模解密使得二戰密碼破譯成為詳細學術研究的主題,會議和書籍慶祝圖靈的持續影響力。複雜性理論和量子計算建立在他對計算的分析之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羅傑·彭羅斯為圖靈最深刻的問題賦予了新的生命。最重要的是,圖靈的聲譽現在因他的遠見卓識的證實而得到堅實支撐。儘管約翰·馮·諾伊曼在建立計算機計劃方面領先幾個月,但正是圖靈在1946年解釋瞭如何將“每個已知過程”轉化為計算機軟體。圖靈在他的通用圖靈機的簡單而革命性的原理中看到了這一前景,該原理在1936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從而在最純粹的數學和最多產的工業應用之間建立了一個驚人的聯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總是有更多的秘密需要解開,也總是有空間進行另一次介紹。諸如 W. W. Norton 目前正在進行的“偉大發現”系列不能忽檢視靈,並且看到美國小說家大衛·利維特嘗試講述他的貢獻的故事很有趣。這個故事不僅僅是日期和事實的問題。用圖靈自己的一個形象來說,它就像洋蔥的皮。它需要一位能夠小心翼翼地剝開它,並且不怕流淚的作家。
圖靈非常注重隱私,但又津津樂道於大眾寫作和廣播,他非常自豪,但又荒謬地謙虛,他的生活很奇怪,與英國特有的階級和生活方式難題交織在一起。一個核心悖論是,他斷言“異端邪說”,即人類思維可以與計算機媲美,而他自己的個性卻與機器的輸出毫不相似。它是任性的、個人主義的、不可預測的。因此,他在人工智慧理論中融入主動性和創造力的鬥爭是一場個人戲劇。這是一個深入科學核心的謎題,但也是一位有洞察力的小說家的絕佳素材。
然而,利維特的重點在其他地方。它關注的是作為同性戀局外人的圖靈,他被逼至死。他沒有放過任何機會來強調這個潛臺詞。當圖靈俏皮地說到“機器公平競爭”的原則時,利維特看到了對同性戀平等的懇求。傳達他深刻的疏離感並展現他英國自由主義的一致性是完全正確的。展示位於科學探究中心的人類多樣性是有價值的。但利維特費力的解碼低估了主觀個人願景與數學和科學的集體工作之間的持續對話,以及圖靈為之奉獻一生的客觀性理想。[中斷]
科學內容並未被忽視;利維特對圖靈1936年論文的討論可能技術細節過多。但這種願景是片面的:他未能對圖靈的證明對人工智慧問題意味著什麼進行任何討論。一個普遍的問題是,作為二手資料的囚徒,作者發現自己是局外人。他引用了另一位作家關於19世紀密碼破譯中統計方法的文章,但忽略了圖靈在英國戰時密碼分析中心布萊切利公園的中心科學貢獻是他稱量證據的統計理論這一主要事實。本書的副標題是“艾倫·圖靈與計算機的發明”,但在圖靈與馮·諾伊曼關係的關鍵問題上,它必須依賴於引用馬丁·戴維斯的《邏輯引擎》。
這不是一本開創性的書,也沒有做太多的鋤草或除草工作。它是一項長期以來由他人耕耘的領域的調查,沒有新的見證人。標題也是二手的,暗示了他的死因的新線索,但沒有新的事實。利維特聲稱起訴導致了“悲傷地陷入悲痛和瘋狂”——他忽略了圖靈最後多產的研究年度的大量手稿,並將他對物理學重新燃起的興趣誤解為胡言亂語。沒有提供關於圖靈密碼破譯的新啟示。利維特描述了他參觀布萊切利公園——現在是一座博物館——但只是作為一名遊客,報告導遊在描述圖靈的命運時的尷尬。在本書中,利維特提供了他自己的旅程。許多人會覺得這趟旅程令人愉快,並且至少會讓新讀者瞭解艾倫·圖靈仍然令人興奮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