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Julian Keenan 惠允 |
幾乎每個人都見過狗對著鏡子裡的影像吠叫,或者貓拍打自己的倒影。的確,似乎只有我們人類和猿類才具備自我識別能力。但這是如何實現的呢?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對這種能力感到好奇,因為它似乎是解開人類意識之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他們有了一個新的線索,這要歸功於今天《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透過兩個不同的實驗,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 Julian Keenan 及其同事已經證明,右半球在進行自我識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個實驗招募了五名正在接受術前測試的癲癇患者,以確定他們的大腦左右半球在語言和記憶方面哪個占主導地位。在測試過程中,醫生麻醉了每位患者大腦的其中一半,時間長達三分鐘——在那段時間裡,Keenan 及其同事向每位患者展示了一張他們自己的臉與一位名人的臉融合在一起的影像。女性的臉與瑪麗蓮·夢露或戴安娜王妃的臉相結合;男性的臉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或比爾·克林頓的臉混合,正如這裡示例中 Keenan 的臉一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麻醉效果消退後,科學家們詢問患者還記得他們看到了誰。當左半球處於休眠狀態時,所有患者都清楚地記得看到了自己的臉。但是當他們的右半球甦醒後,五分之四的患者只記得看到了名人。為了跟進研究,科學家們隨後對在醫療中心神經科工作的 10 名健康人進行了第二次測試。他們要求每位受試者觀看他們自己與名人融合的照片,以及他們的同事與名人融合的照片,並使用經顱磁刺激技術測量每個半球的大腦活動。再次,自我識別涉及大腦右側明顯更多的活動。Keenan 說:“這不是一個全有或全無的現象,但識別自己的臉似乎是右半球的一種優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