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去年天文學家宣佈發現UB313,即所謂的第十行星時,他們就憑直覺認為它可能比冥王星更大,因為它的亮度很高。但是,儘管進行了多次嘗試更仔細地觀測這個在距離太陽超過140億公里的軌道上執行的神秘天體,但對其大小的準確估計仍然難以捉摸。現在,在西班牙工作的德國天文學家已經確定,UB313的直徑約為3000公里,比冥王星大約大700公里。
德國波恩大學的弗蘭克·伯托爾迪和他的同事使用位於西班牙南部內華達山脈的IRAM 30米望遠鏡,在紅外波段觀測了UB313。由於僅憑視覺亮度不足以準確指示大小——這可能是由於天體表面實際很大或像鏡子一樣——研究人員在波長比可見光更長的波段進行了觀測。在可見光範圍之外,科學家可以測量物體吸收然後以熱量形式輻射回來的光量。透過結合紅外和可見光測量,他們可以確定物體的大小及其整體反射率或反照率。該團隊報告稱,根據2005年8月九個夜晚的觀測,UB313的直徑似乎在3094至2859公里之間。即使是該範圍內的最小值,也使這顆候選行星的直徑比冥王星大500多公里。
然而,這些計算依賴於幾個假設,例如UB313缺乏像冥王星那樣會反射更多光或捕獲更多熱量的大氣層(儘管冥王星有這樣一層覆蓋層)。天文學家估計,這顆行星反射的光量與冥王星大致相同,這可能要歸功於其冰冷的甲烷表面。他們的研究發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一發現為圍繞行星構成定義的辯論增添了動力。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目前正在制定基於最小尺寸的定義,以便保持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但這可能會開啟太陽系外圍區域出現更多行星的可能性。畢竟,自1992年以來,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已經發現了1000多個物體。在隨附的評論中,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斯科特·謝潑德建議,現在可能是時候為這種海王星外天體創造一個新術語了,就像“小行星”一詞被創造出來指代19世紀中期發現的許多內太陽系天體一樣。然而,如果尺寸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將UB313排除在專屬的行星俱樂部之外將變得困難。伯托爾迪說:“由於UB313明顯大於冥王星,如果UB313沒有被賦予行星地位,那麼現在越來越難以證明稱冥王星為行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