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電力公司採取行動限制太陽能
日本一半的電力公司已阻止額外太陽能,擔心電網不穩定

日本電力公司採取行動限制太陽能
日本一半的電力公司已阻止額外太陽能,擔心電網不穩定

空氣質量最危險的威脅是什麼?
煙霧和煙塵位居榜首,即使兩者都有補救措施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二氧化碳洩漏未能引發海洋災難
根據最近的一項實驗,從海底下方儲存處逸出的二氧化碳不太可能危害環境

新配方可以減少混凝土造成的汙染
新型混凝土將減少全球變暖的影響,並且更堅固

龍捲風季節高峰期現在發生在春季更早的時候
在過去六十年中,美國龍捲風巷的季節高峰期提前了七天

中國和美國承諾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最大的兩個汙染國承諾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但具體細節甚少

研究人員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丙烷
一個科學家團隊已將大腸桿菌轉化為丙烷工廠。在他們發表於《自然》雜誌的文章中,來自芬蘭圖爾庫大學和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利用大腸桿菌(E.coli)生產丙烷的新陳代謝途徑。

氣候變化將在城市中解決——否則就根本無法解決
當世界領導人在聯合國齊聚討論全球變暖時,市長們著手實際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為未來核聚變能源研究制定計劃
一個專家組建議,設施應支援陷入困境的 ITER 專案

超過 30 萬人參加氣候行動遊行,圖片報道
週日早高峰通常不以像沙丁魚一樣將人們擠進地鐵車廂而聞名。但 2014 年 9 月 21 日並非普通的週日通勤,因為成千上萬的紐約人、來自全國各地的美國人和外國特遣隊聚集在哥倫布圓環和中央公園西側參加人民氣候大遊行。

科學界在人民氣候大遊行中聲勢浩大
通常不採取政策立場的科學家為氣候變化破例

一種高效的稀土元素回收工藝
休斯頓大學的一個學生團隊橫掃了今年的美國能源部清潔能源商業計劃競賽。憑藉其創新(且專有)的方法來回收一對關鍵的稀土材料,REEcycle 團隊向能源行業介紹了一種將廢物轉化為國內稀有材料流的創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