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科學2018年2月5日
大腦刺激風靡一時——但它可能無法刺激大腦
研究表明,這些技術未能觸發被認為產生治療益處的那種大腦活動

大腦刺激風靡一時——但它可能無法刺激大腦
研究表明,這些技術未能觸發被認為產生治療益處的那種大腦活動

腦化學物質的混合物可能是構成人類的關鍵
一項將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進行比較的研究發現,一個與社會行為相關的大腦區域,可能為人類而非黑猩猩創造出莎士比亞、甘地和愛因斯坦提供生物學解釋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暗物質”DNA 影響大腦發育
研究人員終於弄清楚了一些在脊椎動物中幾乎完全相同的基因組序列背後的目的

大腦的活點地圖
大鼠和蝙蝠海馬體中的神經元對其同伴動物的運動做出反應

細胞利用病毒樣蛋白進行通訊
研究人員認為對長期記憶形成至關重要的蛋白質也在小鼠和果蠅的細胞之間移動遺傳物質

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創造力?
神經科學家已經開始識別與創造力相關的思維過程和大腦區域

實驗性亨廷頓療法在小型試驗中顯示出希望
破壞大腦中有毒蛋白質產生的藥物可能對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在內的各種退行性疾病有效

本·巴雷斯 (1955–2017)
倡導科學領域性別平等的神經生物學家

小蝙蝠可以學習不同的方言
聽著不同音調聲音長大的果蝠,在成熟過程中發出的聲音與其聽覺環境保持一致。

2018年值得關注的3項大腦技術
“神經塵埃”、意念打字和迷你大腦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的興趣

破解大腦的謎碼
神經科學家正在從密碼學中獲取線索,將大腦活動轉化為運動

好朋友可能是你衰老過程中最好的大腦助推器
超級老齡者報告有強大的社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