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2018年6月6日
說“這可能會疼”可能會使情況更糟
警告孩子某事會疼,例如疫苗注射,實際上會增加他們對疼痛的感知。

說“這可能會疼”可能會使情況更糟
警告孩子某事會疼,例如疫苗注射,實際上會增加他們對疼痛的感知。

你的大腦裡有一個“逆向鋼琴”
一位卡弗裡獎獲獎科學家詳細介紹了將內耳振動轉化為聲音的奧秘

閱讀所有你想看的故事。

說第二語言可能會給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帶來幫助
新發現為雙語優勢的爭論增添了動力

做白日夢可能有助於你變得更善於社交
新的研究解釋了為什麼人際關係會佔用我們如此多的腦力

漢斯·阿斯伯格與納粹勾結的真相
神經科學家西蒙·巴倫-科恩在一項關於一位深陷自閉症歷史的兒科醫生的研究中吸收了這些嚴肅的啟示

記憶在蝸牛之間傳遞,挑戰了大腦如何記憶的標準理論
研究發現暗示了恢復失去記憶的新療法的可能性

我們像母語人士一樣學習新語言的能力在哪個年齡消失?
儘管有傳統觀點,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掌握第二語言中語法的細微之處,要到青少年時期才會消退

完全回憶:理解記憶如何工作的最新工具

聲音喚醒:“嘈雜”的神經元可能會反覆擾亂你的睡眠
研究提出了新的睡眠理論,但它是否可以解釋嬰兒猝死綜合徵仍不清楚

糟糕的音訊會損害科學家的信譽
當音訊質量良好時,聽眾更相信科學家的廣播採訪,而不是音訊質量差時的相同內容。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報道。

微型人腦植入小鼠頭骨後可生長數月
實驗室培養的大腦大約有小扁豆那麼大

腦部掃描可能揭示對風險的偏好
願意進行風險更高賭注的志願者往往擁有更大的杏仁核——杏仁核是與處理恐懼相關的區域。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