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學探險:進行你自己的後院鳥類覓食實驗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周我在動物行為課上教授覓食行為。我正在我的檔案中搜索一些資訊,以便與我的學生分享,用以說明課堂上討論的概念:最優覓食、覓食決策。然後我偶然發現了這篇我寫過但從未發表的博文。我參加了在康奈爾大學舉行的國際行為生態學學會第12屆雙年會議(2008年)。那是我第一次對科學會議進行現場部落格報道,也是我第一次採訪科學家關於他們的工作。我對那些我可以與我的部落格讀者分享的演講和海報特別感興趣,因為它關注的是常見的動物,這些動物經常在後院和喂鳥器中找到,就像這個專案一樣。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Piotr Jablonski博士和Sang-Im Lee博士與我分享了他們在亞利桑那州墨西哥叢鴉研究中的一些有趣發現。雖然這種鳥類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或郊區動物,但它與常見的城市松鴉,如灌叢松鴉(佛羅里達州的)關係密切。像大多數鳥類一樣,墨西哥叢鴉覓食種子為食。種子是一種流行的鳥類食物,因為它們是營養豐富且體積相對較小的食物。像大多數科學研究一樣,當他們注意到鳥類似乎會在最終選擇一顆種子食用之前先品嚐種子時,他們對鳥類覓食行為的興趣被好奇心所激發。

因此,他們設計了一個用帶殼花生進行的實驗,以觀察鳥類是否真的會根據重量來品嚐種子。花生殼相對較輕,大小不一,通常一個殼裡有1-3顆花生。但並非所有花生殼都一樣;有些殼裡的花生較少,有些殼裡沒有花生等等。因此,Piotr、Sang-Im和其他同事向松鴉展示了大小不同的花生殼——有些殼是空的,有些是裝滿的。而松鴉真的會拿起花生殼並進行品嚐。它們優先選擇裝滿花生的較大殼,而不選擇空殼。聰明的鳥,對吧?當有隻有一個花生的大殼和一個只有一個花生的小殼時,它們優先選擇較小的殼!為什麼?儘管回報完全相同,但研究人員認為這與鳥類感知預期回報的能力有關。較大的殼應該包含更多的花生,所以如果只獎勵一顆花生,那麼就選擇天然較小的花生包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們研究的妙處在於,您可以在自己的後院進行非常類似的研究。

城市科學探險:進行你自己的鳥類覓食實驗

問題

食種子鳥類是否能很好地選擇它們的食物?當它們從樹上或餵食器中獲取種子時,它們更常選擇裝滿的還是空殼?

如何測試

這需要您付出一些努力,但回報可能是巨大的。

選擇一到兩種鳥類進行觀察。選擇一種專門吃種子的鳥類,例如北美紅雀;它們喜歡葵花籽。

購買一袋種子,而不是混合種子。過一遍種子,將空殼和裝滿的殼分開。

將等量的裝滿的種子和空種子放入兩個不同的盤子中。(您可以數種子數量或稱重)。

將盤子放在室外,間隔3英尺。這是您的餵食站。退後或進入室內,從裡面觀察鳥類。

數一下訪問您餵食站的鳥類數量,並數一下訪問每個盤子的鳥類數量。如果您真的想更進一步,可以使用計時器來檢視鳥類在每個盤子停留和訪問的時間。

在您的觀察期結束時,數一下或稱重您的盤子,看看有多少種子被移走了。鳥類採集了更多裝滿的種子還是空種子?

與他人分享您辛勤工作的成果。也許為學校或您的社群通訊寫一份報告。

祝你好運,並告訴我結果如何。

DNLee is a biologist and she studies animal behavior, mammalogy, and ecology . She uses social media, informal experiential science experiences, and draws from hip hop culture to share science with general audiences, particularly under-served groups.

More by DNLe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