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還有些話要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之前一篇關於 EPC(婚外性行為) 的文章中,引發了一些關於現實生活中連續單配製的討論。連續單配製在人群中實際上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它有點像這樣:
男孩和女孩相遇。他們調情。他們約會並決定喜歡彼此。他們決定成為情侶。他們分手。重複。
假設你想在人生的某個時期嫁給一個適合你的人。按照連續單配製的規則,你會一次與一個人約會,認真對待每一段關係——比如一年,然後因為任何原因分手,花時間學習和療傷,然後再重複一遍。即使你遇到一個看起來更合適的人,你也必須讓他們錯過,或者結束你現有的關係才能瞭解更多資訊。如果你想廣泛交往,你可以和你喜歡的儘可能多的人約會,想約會多久就約會多久。當然,我們鼓勵誠實。對於任何一種策略,你仍然需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和性病)。約會並非沒有後果。
我要表達的觀點是,在生活中,沒有人能保證你會在一定的時間內遇到合適的人。哎,沒有人能保證你永遠會遇到合適的人,但還是有希望的。為了增加你成功的機率,你為什麼不多和儘可能多優秀的人約會呢?然而,通常情況下,年輕女性傾向於連續約會,而年輕男性則不然。我非常反對這些約會和戀愛習俗。坦率地說,我認為社會對連續單配製的推崇是性別歧視。以下是我的理由。
1. 這是一種將女性性行為道德化的方式。一個能自豪地說自己沒有或只有少量愛人的女人,比一個能自豪地說自己有很多愛人的女人更受尊重。此外,連續單配製允許人們透過將這些愛人與一段關係聯絡起來,來限定伴侶的數量。這是一種澄清她的名聲的方式。與此同時,男孩和男人被鼓勵廣泛交往,尋歡作樂,並儘可能多地積累經驗。嘻哈音樂崇拜男性的承諾恐懼症,並譴責女性的類似行為。
(不適合工作場所觀看)
沒有什麼地方比單身派對的眾多儀式更能體現這一點了。新郎們被公開鼓勵與他們的夥伴們共同找到的最具挑逗性的女性進行最後的狂歡,而他們的夥伴中許多人也已婚。
2. 這是男人鎖定性伴侶的一種非常成功的方式。 進入一段一夫一妻制的關係是確保你能擁有性伴侶的可靠方法。特別是,如果你是一個有控制慾的男人,或者不是很吸引人,甚至是懶惰,那麼搞到物件是你獲得女人的最佳途徑。但請記住,沒有什麼能阻止任何一方發生婚外性行為,也稱為作弊。嘻哈文化經常鼓勵男孩和男人這樣做:給男人提供管理妻子或主要女友的建議,小三,和/或炮友。在社會層面上,男人可以兼得魚與熊掌。
我也承認自己在這方面存在性別歧視的偏見。我遇到的大多數似乎很快就想進入戀愛關係或在很小年紀就安定下來的男人,在我看來在某種程度上都不太行。好吧,也有一些好男人,他們是紳士,想結婚,組建家庭,並“誠實地去做”。但對於那些沒有“道德條款”的男人來說,他們只是顯得很遜或很需要人愛。
我的想法是,如果對鵝有利……
我們不能同時教男孩和女孩關於約會和性的不同課程。我們不能繼續對男性和女性在性方面設定不同的期望,然後又想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彼此建立健康的成人關係。 競爭環境應該被拉平。女性應該像男性一樣享受約會和調情,並且不應該為此感到內疚,或者如果她沒有在“某個時間”安定下來,就不應該受到刁難。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想在某個時間與合適的人結婚,那麼一次與多人約會確實更好。一次只與一個人約會(長時間)會妨礙你及時遇到那個人。你抬頭一看,你已經 25 歲了。你抱怨時間不夠用,才意識到你只和少數人約會過。這時你才看清現實,你的約會變成了高強度的工作面試。這可不好看。
你想讓人給你戴上戒指,那麼我的建議是廣泛選擇物件。
這就引出了我最終認為連續單配製對女性不利的理由。如果女性到了某個年齡仍然未婚,這會使女性成為可憐的生物。 我真的,真的 討厭別人問一個 35 歲以上的漂亮女人為什麼還沒結婚。我更討厭那些女人自己抱怨自己沒結婚。我已經厭倦了這些關於 單身黑人女性,受過良好教育,成功,孤獨 的陳詞濫調,或者在雞尾酒會上再次聽到人們重複 史蒂夫·哈維 關於聰明、專業的黑人女性單身的評論,我都要尖叫了。
看看,即使在問題和媒體報道中,對話也集中在女性有什麼問題上。哪裡有為未婚黑人男性發出的呼聲?根本沒有。那是因為整個對話都是性別歧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