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部落格入門 101:第一部分

今天早些時候,我很高興透過 Skype 與 Dan Simons 的研究生科學寫作班級進行了交流。我們討論了學術部落格的來龍去脈,以及線上科學傳播的性質和生態系統,學生們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問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早些時候,我很高興透過 Skype 與 Dan Simons 的研究生科學寫作班級進行了交流。我們討論了學術部落格的來龍去脈,以及線上科學傳播的性質和生態系統,學生們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問題。

我曾要求 Dan 讓他的學生提前準備一些問題,這樣我至少可以假裝有所準備,而且他們發來的問題非常好,所以我決定將我的答案記錄在相對永久的科學部落格圈中。(此外,對於我在 #scio11 之後寫的類似帖子,也收到了很好的反饋)也許這些問題和答案對於更廣泛的新手博主來說也會有所幫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總的來說,我收到的問題可以分為五大類:個人、目的/目標/受眾、職業/學術界、機制以及與評論員打交道。

那麼,這是第一部分,解答個人問題。我認為,如果我描述自己寫科學部落格的經歷,那麼我對剩餘部分的回答就可以在上下文中理解。

你寫部落格多久了?你是怎麼開始寫部落格的?

我幾乎從一開始就一直在閱讀科學部落格(以及 Scienceblogs)(要了解科學部落格圈的更好歷史,請閱讀 Bora 的史詩般的告別演說。另外,如果你是新手博主,請在 Twitter 上關注 Bora。你在用 Twitter,對吧?)。而且,我也一直在以某種形式寫作部落格,幾乎和部落格存在的時間一樣長,在以前的部落格和其他線上平臺上,我確實寫過關於廣義科學的文章。但直到一年多前,我才決定正式開始寫科學部落格。

開始寫“正式”科學部落格的動力是多方面的。首先,我注意到科學部落格圈中存在一個特殊的空白:沒有很多好的部落格(至少我所知道的)涵蓋動物認知。當然,有很多好的靈長類動物行為部落格,幾乎任何與生物相關的部落格都會在某個時候寫關於行為或認知的文章,但不是以系統或可預測的方式,也不一定是從我在研究中採用的理論角度出發。其次,雖然有一些出色的心理學/認知/認知神經科學博主(一個非常不完整的列表包括 Dave MungerScicuriousVaughan BellChris Chatham),但許多其他與心理學相關的部落格都很糟糕。第三,我開始轉移我的研究興趣,並將自己轉移到動物認知實驗室,而寫部落格是熟悉文獻的好方法。最後,我一直認為,在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上撰寫你的研究成果(雖然顯然非常重要)是不夠的。作為一名學術研究人員,我的部分職責是更廣泛地傳播科學,啟發和教育他人,並更普遍地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更具體地說是對心理學的興趣。(如果你沒有注意到,有些人甚至不認為心理科學是一門科學!如果你採用進化論的方法,情況就更糟了。)Doctor Zen 曾經(在某處?)說過,他寫部落格是因為他認為作為一名學術科學家,他的部分工作是成為一名“公共知識分子”。我一直很喜歡這個短語。

話雖如此,但實際上並沒有“進入”部落格圈的真正方法。你只需要去做。在確定了一個合適的部落格名稱後,我在 Wordpress 上建立了一個部落格,然後就開始寫了。當我回顧我最早的一些帖子時,我會哭泣。然後我意識到我的寫作在短短一年內進步了多少,我的悲傷之淚變成了喜悅之淚。一旦我對我的帖子充滿信心,我就將連結傳送給我欽佩的博主。有時他們會轉發或連結到這些連結。即使他們沒有,至少他們也意識到了我的存在。我開始在其他部落格的評論表單中留下我的 URL。我記得當我將我的 URL 留在 Ed Yong 的部落格(那時 NERS 還在 Sb)的評論中時,我感到非常害怕。現在回想起來,我意識到這有多麼愚蠢,因為現在我可以把 Ed 算作我的朋友和同事了。這個軼事的寓意是:不要害羞,大膽地展示你的 URL。

最終,我從 Wordpress 的默默無聞走向相對可見,這完全是 Dave Munger 的功勞。他選擇了我之前的兩篇帖子作為 Research Blogging 編輯的選擇。然後他在 SEED Magazine 的專欄中寫了這些帖子。然後,這兩篇帖子中的一篇(以及我的整個部落格)被提名為 Research Blogging Award 年度最佳帖子,就在我開始寫部落格兩個月後。不久之後,在女神 Dr. Isis、部落格閨蜜 Scicurious 和我的部落格教父 Bora 的推動下,我受邀加入 Scienceblogs(當時——記住這是在 #Pepsigate 之前——如果你渴望加入一個網路,那麼 Scienceblogs 就是你想去的地方)。就在我搬到 Scienceblogs 的同一周,Dave Munger 問我是否願意擔任 ResearchBlogging.org 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編輯,從那時起,我幾乎每個星期二都會發布我的 編輯選擇有一次是以俳句的形式)。

你和你的實驗室夥伴、導師和朋友討論你的部落格嗎?

是的。

哦,你想要更多?

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我的導師、系主任和其他教職員工從一開始就非常支援我。我知道這可能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但我就是這樣,因此我對本系列後續帖子中問題的回答將受此事實的影響。

我的一些朋友在我開始寫部落格之前不知道什麼是部落格(什麼?!),但他們也非常支援我。

圖片 來源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