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Bytes: 名字、蔬菜和棒球

PsychBytes 是一項實驗:介紹心理學領域的三個最新發現,每個發現用不超過三段文字解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PsychBytes 是一項實驗:介紹心理學領域的三個最新發現,每個發現用不超過三段文字解釋。通常,這些是我原本不會在此部落格中涵蓋的論文。請在評論中分享您對此模型的想法。哪些有效,哪些無效?您將來想要更多 PsychBytes 嗎?

名字裡有什麼?

在邊疆地區定居並建立生活的人們往往更具個人主義,即使他們最初具有更強的相互依賴價值觀。邊疆生活的一些特點對獨立的人很有吸引力,例如人口密度低、社會聯絡少和社會機構少。事實上,與居住在美國較老地區的人相比,居住在較新定居地區的人更頻繁地表現出與個人主義價值觀一致的行為。這包括65歲以後獨居而不是搬進養老院、自僱和離婚。然而,個人主義行為與邊疆生活之間的關係可能僅僅是一個統計上的巧合。例如,離婚率可能與宗教信仰有關,而宗教信仰又與個人主義有關。表面上看起來離婚與個人主義行為之間存在關係,但這僅僅是因為它們與宗教信仰的共同關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密歇根大學的邁克爾·瓦努姆和篠武北山想知道,在邊疆地區出生的孩子中,不常見的名字是否更常見。父母為孩子選擇名字的方式是獨立價值觀的公認指標。瓦努姆和北山指出,“命名習俗體現了重要的文化價值觀,並與一系列心理、社會和經濟結果相關。”他們發現,與出生在較新地區(如太平洋西北地區和落基山脈)的嬰兒相比,出生在美國較老地區(如新英格蘭)的嬰兒中,被賦予流行名字(在孩子出生的年份)的比例更高。事實上,一個州被納入美國的年份與被賦予最流行的男孩和女孩名字的嬰兒百分比呈負相關。

一個州被納入美國與賦予前10名名字之間的相關性。上方為男孩,下方為女孩。點選放大。

這種關係並非美國獨有。使用加拿大七個省份的嬰兒名字生成了一個類似的資料集:三個較早定居的東部省份(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和四個較晚定居的西部省份(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馬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正如預期的那樣,流行名字在較老的省份比在較新的省份更常見。使用全球資料的第三個資料集進一步重複了這些結果:與歐洲移民建立的“邊疆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美國)相比,流行名字在歐洲國家(奧地利、丹麥、英國、匈牙利、愛爾蘭、挪威、蘇格蘭、西班牙和瑞典)中更常見。為嬰兒命名對父母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因此,這種做法反映文化價值觀是有道理的。

Varnum ME, & Kitayama S (2011)。名字裡有什麼?:流行名字在邊疆地區不太常見。 心理科學:美國心理學會雜誌 / APS, 22 (2), 176-83 PMID: 21196534

為了樂趣和利潤的蔬菜

你多久聽到父母承諾孩子吃完蔬菜後可以吃甜點?雖然這種外部動機非常強大,但也存在潛在的缺點:它可能會削弱內在動機。換句話說,孩子們可能只是為了獲得獎勵而吃蔬菜,因此永遠不會喜歡上蔬菜本身。這可能會導致在童年後期和青春期做出不良的飲食選擇,那時孩子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決定。關於使用激勵措施來促進兒童蔬菜消費的科學文獻顯示出不同的結論:一些研究表明,當蔬菜與獎勵搭配時,蔬菜攝入量會增加,並且那些
當獎勵被撤回時,增加量仍然保持。其他研究發現,一旦獎勵被移除,蔬菜攝入量就會恢復到基線水平。倫敦大學學院和薩塞克斯大學的露西·J·庫克及其同事試圖闡明這種令人困惑的情況。

在十二天的時間裡,4-6歲的兒童接觸到他們不喜歡的蔬菜。孩子們被分為三個干預條件和一個對照條件。在第一個干預條件中,蔬菜與不可食用的獎勵配對,例如貼紙。第二個干預條件將社會獎勵(表揚)與蔬菜配對。第三個干預條件不包括外部獎勵;僅僅接觸就能增加對以前不喜歡蔬菜的喜愛嗎?最後,對照組的兒童沒有收到蔬菜,也沒有收到獎勵。

在所有三個干預條件下的孩子們都報告說,在十二天後,他們對不喜歡蔬菜的喜愛程度有所提高,三個條件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對於兩個獎勵條件,這種喜愛程度維持了三個月,但對於僅接觸/無獎勵條件則沒有。總而言之,這項實驗表明,獎勵孩子吃蔬菜不僅非常有效,而且在撤回獎勵後還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事實上,僅僅接觸而沒有獎勵實際上效果較差。父母們:繼續給甜點吧!

Cooke LJ, Chambers LC, A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