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個孤獨的傢伙獲得約會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如果你是一隻輝亭細尾鷯鶯(Malurus splendens,原產於澳大利亞),你最好的選擇可能是驚嚇你的心儀物件。
你已經瞭解了所有關於鳥類和蜜蜂的知識;現在是時候向它們學習了。
大量研究表明,當捕食者在附近時,動物會減少它們的性行為。畢竟,不僅僅是潛在的配偶會看到或聽到精心設計的求偶展示,潛在的捕食者也會。然而,雄性輝亭細尾鷯鶯的做法有點不尋常。灰背伯勞(Cracticus torquatus)是眾所周知的輝亭細尾鷯鶯及其巢穴的捕食者。幾乎無一例外,每當聽到灰背伯勞的叫聲時,雄性細尾鷯鶯就開始唱歌!具體來說,它們唱一種被稱為“2型歌曲”的短顫音。事實上,研究人員Greig和Pruett-Jones甚至將這種雙重叫聲稱為“二重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是什麼原因導致雄性輝亭細尾鷯鶯以如此奇怪的方式回應捕食者的叫聲?一種可能性是,細尾鷯鶯的反應是一種警報叫聲,旨在警告附近的其他同類捕食者的存在。一項實驗排除了這種可能性:雄性輝亭細尾鷯鶯在聽到伯勞的叫聲時會發出2型歌曲,但在沉默的伯勞出現時則不會。另一種可能性是,2型歌曲旨在嚇跑伯勞,但另一項實驗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因為雄性在看到沉默的伯勞時,發出2型歌曲的可能性並沒有增加。因此,似乎是伯勞的叫聲本身具有某種特殊之處,導致輝亭細尾鷯鶯發出2型歌曲。
可能是2型歌曲作為一種領地展示的功能,以阻止其他雄性靠近。Greig和Pruett-Jones預測,如果2型歌曲被用作領地展示,那麼雄性會對來自入侵雄性的2型歌曲做出攻擊性反應。然而,情況並非如此。
或者,可能是2型歌曲作為一種求偶展示的功能:一種吸引雌性注意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2型歌曲可能在伯勞叫聲之後出現,僅僅是因為這種捕食者的叫聲特別突出;換句話說,如果雌性在伯勞叫聲後變得更加意識到周圍的環境,那麼她們將能夠更好地察覺到緊隨其後的雄性的2型歌曲。這預測雌性輝亭細尾鷯鶯在伯勞叫聲後應該變得更加警覺和專注。如果是這種情況——如果伯勞的叫聲本質上促進了2型歌曲的檢測——那麼當2型歌曲跟隨捕食性伯勞的叫聲時,雌性應該比單獨的2型歌曲更敏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利用預先錄製的伯勞叫聲和輝亭細尾鷯鶯2型歌曲。他們發現,與其他的非捕食者叫聲相比,雌性確實更傾向於關注伯勞的叫聲。此外,當雄性的2型歌曲在伯勞叫聲之後出現時,雌性對2型歌曲的反應性往往高於單獨的2型歌曲。目前尚不清楚雌性的回應叫聲是什麼意思——可能是積極的(“這是我的電話號碼,給我打電話!”)或消極的(“沒門,夥計!”),但無論其目的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在回應雄性的2型歌曲時發生的。
因此,當雌性輝亭細尾鷯鶯被捕食者的叫聲嚇到時,她們似乎對雄性2型歌曲變得更加敏感。這種現象也曾在人類身上被記錄到,但方向相反。
1974年,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唐納德·G·達頓和亞瑟·P·阿倫正在研究人類的吸引力,在一個特別精彩的實驗中,他們利用了當地的一條河流。
在北溫哥華的卡皮拉諾河上有兩座橋樑。卡皮拉諾峽谷吊橋是一座五英尺寬、450英尺長的橋樑,由固定在鋼索上的木板組成,鋼索從峽谷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作者指出,它有幾個令人焦慮的特徵,包括,“(a)有傾斜、搖擺和晃動的趨勢,給人一種即將從側面掉下去的印象;(b)非常低的鋼索扶手,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印象;以及(c)距離橋下岩石和淺灘230英尺的高度。” 這座橋樑充當了“實驗”橋。相比之下,“對照”橋樑“由厚重的雪松木建造,這座橋樑比實驗橋樑更寬更堅固,僅高於流入主要河流的一條狹窄的淺溪10英尺,有高扶手,並且不會傾斜或搖擺。”
對實驗設定不知情的男性遊客會沿著其中一座橋樑經過,過橋後,會有一位有魅力的女性實驗員走近他們,請他們填寫幾份問卷,其中包括主題統覺測驗,該測驗要求個體根據一系列圖片編寫故事。與走過穩定橋樑的男性相比,走過令人恐懼的搖晃橋樑的男性不僅更有可能在他們的故事中包含性內容,而且他們也更有可能與實驗員調情並索要她的電話號碼。這似乎是他們誤解了他們焦慮引起的生理喚醒——心率升高、手掌出汗等等——是性吸引力和慾望的反映。當然,這並不是說細尾鷯鶯和人類身上這種現象的潛在機制必然相同,即使結果是相似的。無論機制如何,事實證明,男性以及雌性輝亭細尾鷯鶯,在恐懼情境之後,都更有可能接受或對與交配相關的行為感興趣。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恐怖電影是一種常見的約會儀式。
Greig, E., & Pruett-Jones, S. (2010). 危險可能增強交流:捕食者叫聲提醒雌性注意雄性展示 行為生態學, 21 (6), 1360-1366 DOI: 10.1093/beheco/arq155
Greig, E., & Pruett-Jones, S. (2009). 輝亭細尾鷯鶯的捕食者引發的歌曲:警告訊號還是種內展示? 動物行為學, 78 (1), 45-52 DOI: 10.1016/j.anbehav.2009.02.030
Dutton DG, & Aron AP (1974). 高度焦慮條件下性吸引力增強的一些證據。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 30 (4), 510-7 PMID: 4455773
圖片來源:輝亭細尾鷯鶯, 維基共享資源/Julia Gross,卡皮拉諾吊橋, 維基共享資源/Leonard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