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在四旬齋期間放棄吃垃圾,轉而捕獵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現在是北半球的春天,這意味著基督徒在四旬齋期間放棄吃肉,猶太人在逾越節期間吃無酵餅而不是麵包,而斑點鬣狗(Crocuta crocuta)為了紀念衣索比亞節日Abye Tsome,正在用驢子代替它們的日常食物。

鬣狗幾乎吃任何有機物。它們會狼吞虎嚥地吃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爬行動物。而且這些動物是活的還是死的,腐爛的還是感染了炭疽病,都無關緊要。鬣狗也以吃垃圾和糞便而聞名。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是熟練的獵手。事實上,在肯亞的馬賽馬拉生態系統中,它們捕獵的食物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但是當人類在附近時,依靠食腐可能是一種更好的策略。

衣索比亞北部地區首府默克萊周圍的社群非常貧困。儘管該地區貧困程度很高,資源稀缺,但居民們嚴格遵守與肉食有關的宗教禁令。Yirga寫道:“被屠宰動物的殘骸和所有多餘的馱畜總是被遺棄在最近的便利地點,通常就在人們的院落外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這一切在復活節前的55天裡發生了變化,當時衣索比亞正統特瓦西多教會的成員為了一個名為Abye TsomeHudade的節日放棄了肉食。生物學家Gidey Yirga及其同事想知道,在Abye Tsome期間肉類供應減少可能對依靠人類餐桌殘羹剩飯生存的鬣狗產生什麼影響。

他們收集了553份鬣狗糞便樣本,並分析了每個樣本中發現的毛髮,以確定哪些動物構成了每隻鬣狗的最後一餐。雖然鬣狗在節日前後都以各種野獸為食——綿羊、馬、牛、山羊等等——但它們主要在齋戒期間以驢為食。Yirga指出,與其他家畜不同,“驢子晚上被放在院子外面,虛弱的驢子則完全被遺棄,這使得它們成為相對容易獲得的食物來源。”

在默克萊周圍地區,鬣狗很少攻擊人類,Yirga認為這是因為鬣狗沒有感到威脅。人類讚賞它們的工作:鬣狗被認為是“市政工人”。事實上,鬣狗是默克萊大學校園裡最有效率的清潔工,它們在獸醫學院清理動物屍體。

一個生態系統可能就像一個岌岌可危的紙牌屋。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默克萊周圍的鬣狗和人類相對和諧地生活著。人類扔掉他們的剩菜,鬣狗狼吞虎嚥地吃掉它們。但是,復活節前的宗教齋戒打亂了鬣狗的選單,導致它們透過捕獵驢子來改變覓食策略。反過來,驢子因鬣狗捕食而減少,給依靠驢子取水、在農場工作以及往返市場運送農產品和貨物的人類帶來了問題。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問題,但每年只有幾周。

其他社群以更激進的方式應對潛在的牲畜損失。例如,在衣索比亞南部,獅子(Panthera leo在任何時候,只要它們靠近人類或牲畜,就會被先發制人地殺死。因此,儘管生態系統完全有能力維持獅子(以及鬣狗)的可持續種群,但生態系統中獅子的數量卻減少了。Yirga說,在衣索比亞南部的內奇薩爾國家公園,“我們只發現了兩隻獅子和六隻鬣狗”,這是由於“與居住在國家公園內部和附近的社群發生衝突”。這部分是由於捕殺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因為倖存的獅子和鬣狗學會了避開那些可能被殺死的村莊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其他食肉動物由於人類行為的改變而改變了它們的行為,但結果卻截然不同。在北方,村民們往往不會因為捕食而損失牲畜,因為鬣狗會轉而食腐(除了春季的幾個星期)。在南方,村民們往往不會因為捕食而損失牲畜,因為許多大型食肉動物已經被趕盡殺絕或嚇跑了。

這讓我推測:在南方與獅子分享肉食,就像在北方與鬣狗分享肉食一樣,是否可以改善人獅關係,減少因捕食造成的牲畜損失,並使整個生態系統更健康?

Yirga, G.,De Iongh, H.H.,Leirs, H.,Gebrihiwot, K.,Deckers, J. & Bauer, H. (2012)。大型食肉動物對不斷變化的人為食物來源的適應性:衣索比亞北部基督教齋戒期間斑點鬣狗 (Crocuta crocuta) 的飲食變化,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no. DOI: 10.1111/j.1365-2656.2012.01977.x

圖片:塞倫蓋蒂的鬣狗,啃食角馬的頭骨,來自Flickr/appenz

要了解更多關於這項研究的觀點,請參閱

放棄垃圾過四旬齋:人類習俗如何迫使鬣狗捕獵,作者:Matt Soniak

鬣狗也在四旬齋期間禁食,作者:Elizabeth Preston

在復活節前夕,禁食的衣索比亞人迫使鬣狗殺死驢,作者:Ed Yong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