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趣聞:海豚奔騰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個影片(透過《華盛頓郵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和達納點觀鯨)展示了在南加州海岸附近的可能多達2000只海豚的超級種群,上週廣為流傳。

海豚社會通常被描述得與靈長類動物社會相同。裂變-聚變社會的海豚的特點是具有兩個層次的社會等級:兩到三隻相關的雄性組成的群體(“一級聯盟”)共同合作,以保護一隻或多隻雌性免受其他雄性的侵害。這些一級聯盟結合起來形成更大的群體(“二級聯盟”),它們合作從其他一級和二級聯盟的群體中“偷走”雌性。由於一級和二級聯盟中的個體是相關的,因此共享基因,這種合作可以用親緣選擇來解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10年發表的研究描述了一種新的海豚群體形成方式:二級聯盟之間的聯盟,或“二級超級聯盟”。這些三級聯盟由相關的個體組成,因此這些超級聯盟不能用親緣選擇來解釋。它也不能用互惠利他主義來解釋,因為之前的互動不足以預測未來的互動(換句話說,它們不是按照以牙還牙的系統組織的)。事實證明,二級超級聯盟與人類的朋友群體非常相似:每隻海豚都會評估其與其他海豚友誼的相對重要性,但這與他對海豚朋友如何評價自己的預測相平衡!正是這種心理運算幫助海豚決定幫助誰以及何時幫助他們。

二級超級聯盟平均由大約二十五隻雄性組成。但是一個超過2000個個體的種群呢?我不確定是什麼解釋了這一點,但它似乎很罕見。

相關文章

海豚能告訴我們關於友誼進化的什麼?

Jason G. Goldman is a science journalist based in Los Angeles. He has written about animal behavior, wildlife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for 大眾科學, Los Angele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Guardian, the BBC, Conservation magazine, and elsewhere. He contributes to 大眾科學's "60-Second Science" podcast, and is co-editor of Science Blogging: The Essential Gu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e enjoys sharing his wildlife knowledge on television and on the radio, and often speaks to the public about wildlif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More by Jason G. Gold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