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裡吉斯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關於“昨日重現”、“革翅革命”和“恐龍星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您一直在想,“四足動物園”是否已經消亡(正如您可能猜到的那樣,四足動物園第 3 版在 自然部落格網路 上的評分已經大幅下降)。只是我離開了,這次去了多塞特郡侏羅紀海岸的萊姆裡吉斯,特別是為了參加第 59 屆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和比較解剖學研討會(或 SVPCA)[上圖由 paleocreations.com 的羅伯特·尼科爾斯拍攝]。我玩得很開心。在那裡,我花了幾個小時在黑暗中徘徊,瘋狂地尋找我的住所(美妙的霍恩酒館),無數關於我在 1993 年在林頓和林茅斯度假的軼事,以及所有涉及椅子、啤酒、咖哩和格雷戈裡·保羅模仿的事件(抱歉,這些看似隨機的胡言亂語對我的某些朋友和同事來說是有意義的)。

侏羅紀海岸是您可能會去尋找菊石(如果您喜歡那種東西)、蛇頸龍、魚龍、Scelidosaurus 和歷史古生物學(安寧、德拉貝什、科尼比爾等等)的地方。因此,在那裡舉行的任何古生物學會議都可能受到強烈的“海洋侏羅紀”氛圍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部分原因是我花了很多時間談論、思考和研究魚龍。稍後會詳細介紹。我在這裡的目的不是詳細回顧或討論任何演講或其他 SVPCA 的報告,而是以一種相當鬆散、意識流的風格討論事情,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所以,和往常一樣。我很遺憾我的報道將以中生代為主,部分原因是我不得不錯過一些關於新生代/哺乳動物主題的講座,因為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如果海洋侏羅紀主題聽起來很熟悉,那可能是因為您讀過我之前關於在薩默塞特郡斯特里特舉行的會議的文章[見下方連結]——該地區與萊姆裡吉斯地區有相似的海洋爬行動物類群。

昨日重現:康威展覽

我認為公平地說,最不尋常的演講之一是約翰·康威和(缺席的)C. M. 科塞門在會議早期進行的破冰演講。它的標題是“昨日重現”(如果您知道為什麼選擇這個標題,可以加分),內容是展示各種新穎的化石動物重建圖,這些重建圖看起來很奇怪,但實際上或多或少在可能性範圍內,儘管目前無法測試或證偽。約翰結合了《樂一通》(現在中生代主龍類和《樂一通》有什麼關係?)和對過去藝術家的各種致敬(包括扎林格和奈特),向我們展示了諸如須鯊蛇頸龍、模仿原木的瑪君龍、肥豬副櫛龍 和特別“天賦異稟”的 竊蛋龍 等奇觀。這些插圖透過老式幻燈機和真正的幻燈片展示。哇,復古。要了解更多關於約翰及其傑出作品的資訊,請務必檢視 Ontograph Studios

在更技術性的演講中,珍妮·克拉克討論了來自石炭紀的蘇格蘭新化石,它似乎來自 Crassigyrinus (不知道 Crassigyrinus 是什麼?點選 這裡),但比其他已知的標本早 20-25 百萬年。我也很喜歡馬克·瓊斯關於喙頭蜥類剪下咬合的演講(如果您知道顯示楔齒蜥撕碎幼鳥的錄影,請告知——馬克想要!)。馬克·哈欽森關於上三疊紀 Tikiguana 的演講非常有趣:它一個冠群龍蜥類蜥蜴(參見 Datta & Ray (2006) 的初步描述)——那麼它是從明顯更年輕的沉積物中再沉積出來的嗎?蘇珊·埃文斯關於熱河群蜥蜴 Yabeinosaurus 古生物學的演講也很棒(這項工作的部分內容最近已發表:參見 Wang & Evans (2011))。

松本涼子的關於古新世離龍目的演講表明,該類群的一些成員擁有鱷魚式的鋸齒狀背緣尾巴。傑里米·馬丁談到了來自泰國侏羅紀的淡水真蜥鱷類。真蜥鱷類是以新奇事物入侵淡水棲息地,還是淡水形式是原始形式?

“革翅革命”(不是我的短語)

今年翼龍的代表性非常好。在幾次演講中,戴夫·昂溫討論了來自英國的一種新的雙型齒翼龍科分類群,埃裡克·比費託介紹了對來自斯通菲爾德板岩的一些可能的梳頜翼龍類遺骸的分析,布賴恩·安德烈斯展示了一種英國悟空翼龍科,馬克·威頓討論了雙型齒翼龍的前肢姿勢。順便說一下,悟空翼龍科似乎包括臭名昭著的“模組化”翼龍 Darwinopterus (Lü et al. 2009, Wang et al. 2009, 2010) [Darwinopterus 在四足動物園中被報道過幾次:參見 Darwinopterus,非凡的過渡翼龍壯觀的新化石提供了對翼龍性生活的洞察,第一部分,以及 壯觀的新化石提供了對翼龍性生活的洞察,第二部分:這對蛋、巢和幼崽行為意味著什麼]。

馬克還做了一個關於翼龍的公開講座:“翼龍:革翅革命”。它插圖精美,以《第三頁女郎》和大量威頓風格的重建圖為特色,其中許多——我推測——計劃用於馬克即將完成的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關於翼龍的書

馬克做得很好,他克服了大量的背景噪音,包括直升機(似乎就在我們的場地萊姆海洋劇院外盤旋)和叮噹響的餐具發出的噪音。後來我得知,這架冒犯性的直升機(我們在逗留期間看到它在鎮上空盤旋了好幾次)被用來接送史蒂夫·貝克謝爾參加“Live ’n’ Deadly”巡迴演出。“Live ’n’ Deadly”是《致命 60 種》的巡迴衍生節目,《致命 60 種》是 BBC 兒童電視連續劇(由史蒂夫·貝克謝爾主持),專注於整潔的掠食性動物及其行為和生物學。我實際上認為它很不錯,而且我喜歡史蒂夫:他非常友好地為 四足動物學書一 寫了序言,而且總是很幽默。正是因為“Live ’n’ Deadly”,我碰巧在萊姆裡吉斯的一所房子的屋頂上發現了一隻非洲海雕 Haliaeetus vocifer。我想這隻鳥叫弗拉格爾,但我可能是在做夢。

恐龍星球分心

既然開始談論電視了……好吧,我現在不太看電視了,但多麼諷刺的是——當 SVPCA 正在進行時——《巨獸體內探秘》的海龜特輯正在播出(我錯過了,但我確信我最終會趕上)。然後是恐龍星球

在啤酒和正義感的錯誤憤怒的驅動下,我和我的一群朴茨茅斯的朋友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晚上,圍坐在電視機旁,準備好一箱爛水果和空啤酒瓶,隨時準備投擲。但是,絕對沒有,我不得不說它真的相當不錯。當然,某些古生物學推測被呈現為比實際情況“更硬”(例如:將 Rugops 描繪成依賴棘龍殘羹剩飯的食腐動物)。此外,一些 CG 有點偏差(動物跑得不好,它們有時看起來有點……嗯,橡膠質感,顳顬窗等等通常看起來太“空洞”)[相鄰的 BBC 棘龍 來自 恐龍星球 網站]。

但是——總的來說——恐龍星球 重點展示/說明了哪些證據使科學家能夠得出他們所做的古生物學結論,約翰·赫特提供的旁白甚至包括了諸如“我們認為 xxxxx 做 xxxxx 是因為 xxxxx”之類的警示性語言。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同意我樂觀的看法(對於那些不知道的人,我與戴夫·馬蒂爾在 2000 年共同撰寫了 與恐龍同行:證據;我參與了恐龍星球,但只是在電話的另一端)。戴夫·霍恩(Archosaur Musings 的作者)和我後來會為將棘龍描述為 17 米長是否合適而爭吵。我對此沒意見;但戴夫顯然不同意。

未完待續!

有關先前關於“海洋侏羅紀”主題會議和發現的四足動物園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Datta, P. M. & Ray, S. 2006. Earliest lizard from the Late Triassic (Carnian) of Ind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6, 795-800.

Lü J., Unwin, D. M., Jin, X., Liu, Y., & Ji, Q. (2009). Evidence for modular evolution in a long-tailed pterosaur with a pterodactyloid skul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77, 383-389

Wang, X., Kellner, A. W. A., Jiang, S., Cheng, X., Meng, X. & Rodrigues, T. 2010. New long-tailed pterosaurs (Wukongopteridae) from western Liaoning, China. Anais de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 82, 1045-1062.

- ., Kellner, A. W. A., Jiang, S. & Meng, X. 2009. An unusual long-tailed pterosaur with elongated neck from western Liaoning of China.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 81, 793-812.

Wang, Y. & Evans, S. E. 2011. A gravid lizard from the Cretaceous of China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squamate viviparity. Naturwissenschaften 98, 739-743.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