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偉大的恐龍發現》一書的評價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早在 2009 年,加州大學出版社(美國)和 A & C Black(英國)出版了我的《偉大的恐龍發現》(以下簡稱 GDD),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書籍,帶領讀者回顧恐龍科學的歷史[此處顯示美國版;下圖顯示英國版]。如果您真的對恐龍感興趣,您可能已經看過這本書了。對於尚未看過這本書的讀者,本書按歷史順序編排,各章節分別介紹了 19 世紀(“開創性的恐龍發現”)、20 世紀早期(“偉大的恐龍熱潮”)、1960-1989 年(“恐龍文藝復興”)、1990 年代(“羽毛和皮毛:新的多樣性”)和 21 世紀(“21 世紀的恐龍”)的“關鍵”發現。

作為一名作者,您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感到驚訝,通常很難了解人們對您寫的任何書的看法,或者它的銷售情況如何。您主要依賴出版商的反饋、同事的評論,以及透過平均從已發表的和線上評論中獲得的總體印象。請注意,如果評論數量很少,那麼依賴評論有時是不明智的,因為亞馬遜上的一兩條負面評論可能會讓人產生一種印象,即大多數讀者都討厭您的作品,並希望您去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對其他人對我的書的看法有什麼看法?我還沒有看到任何真正冗長的評論,詳細分析本書的內容,但實際上很少有書得到這種程度的分析。同事們大多告訴我他們喜歡這本書:一些人感謝我認可他們在恐龍歷史中的作用或將他們列入致謝名單,另一些人則表示這本書的總體形式和範圍使其成為一本有趣且具有教育意義的讀物。那麼已發表的評論呢?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看過一些,在這裡我想提及或回應其中的一些評論。我已包含這些評論的連結,但也發現引用讓我特別高興的精選引文很有用。評論沒有按任何特定順序排列。

托馬斯·霍爾茨 – 以其在獸腳亞目方面的工作和他 2007 年出版的優秀著作《恐龍》(公認的最佳大眾級恐龍百科全書:評論此處在 Tet Zoo ver 2 上)而聞名 – 在 MSNBC 的 CosmicLog 上釋出的恐龍書籍綜述中,將 GDD 稱為“最佳新咖啡桌書”。湯姆是恐龍極客之王(真的;不是我的說法),所以他的意見非常重要。

布萊恩·斯威特克 –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 LaelapsDinosaur Tracking 兩個部落格的作者 – 此處寫了關於 GDD 的文章。他喜歡將歷史敘事與科學解釋的討論並列和融合,並(精選引文)指出這本書“充滿了科學和歷史資訊,無疑會讓廣大讀者滿意”。我還收錄了在寫作時全新的恐龍發現資訊,這一點也被認為是一個優點,但自本書出版以來湧現出更多新的發現,這啟發布萊恩指出“我毫不懷疑他已經可以開始著手編寫一份附錄,以收錄自他的書出版以來宣佈的所有新發現”。他說得對。順便說一句,我本月在 SVP 與布萊恩(有史以來第一次)面對面會面 - 我們相處得一點也不好。哈哈,我開玩笑的。

Palaeoblog 上,邁克爾·瑞恩將 GDD 列為“推薦”書籍,並寫道他“準備不看就把它打發走,但一旦我開啟它,我就有足夠的興趣把它讀完(這是一本快讀的書)”。他稱讚了設計和佈局,並寫道我如何“設法使曼特爾對禽龍 (1825) 的描述與三角龍始祖 (2007) 的描述一樣生動有趣”[此處顯示禽龍跨頁]。不錯的讚美。在 Geomythologica 上,萊昂納多·安巴希亞諾非常友好地對這本書給予了高度讚揚和肯定,並指出了其歷史、社會學視角的重要性。然而,他非常正確地提到了大量使用 20 世紀 80 年代過時的插圖。下面將對此進行更多介紹 – 請繼續閱讀。《恐龍學會》發表了一篇非常積極的評論此處;他們不僅對這本書給予了非常積極的推薦,還稱讚我很聰明。

《加州文學評論》上也發表了一篇評論,這本書獲得了五星中的四星。總的來說,這是一篇很棒的評論,稱讚這本書的語言“清晰易懂,適合外行人,但又不會屈尊俯就”。然而,我不喜歡這篇評論的一點是,它指出“令人驚訝的是,這本書中缺少女性古生物學家”。在撰寫 GDD 時,我特意選擇了那些有助於塑造我們對恐龍及其歷史和進化看法的關鍵或有趣的恐龍發現;我試圖明確指出,人類歷史、文化和研究重點確實塑造了我們對恐龍及其世界的理解(正如它對整個宇宙所做的那樣),但我從未有意識地因為人們的社會學、文化、遺傳或性背景而特別關注某些群體。雖然古生物學確實非常以男性為主導(而且,順便說一句,以歐洲血統的白人、說英語的男性為主導),但我不會為了試圖平衡局面而作弊。我在適當的地方提到了女科學家:在關於“搏鬥恐龍”和恐手龍 (第 98-99 頁) 的章節中討論了哈爾什卡·奧斯莫爾斯卡的著作,而在關於蒙古腫頭龍 (第 104-105 頁) 的章節中提到了奧斯莫爾斯卡和特蕾莎·瑪麗安斯卡。安吉拉·米爾納在關於重爪龍 (第 116-117 頁) 的章節中得到了應有的討論。無論如何,我有點反感這種暗示,即我應該更加努力地將更多女性硬塞進討論中。老實說,我在寫作時並沒有考慮平衡性別歧視,抱歉。

最後,我也對目前亞馬遜上的評論感到滿意。GDD 在 亞馬遜Amazon.co.uk 上都獲得了 5 星評分(滿分 5 星),而且那裡的所有評論都是積極友好的。我相信還有更多評論,但我還沒有在技術期刊或科學雜誌的頁面上看到任何評論,如果您知道任何評論,請告訴我。

如果事情有所不同

正如我上次討論 GDD 時所說,我最大的遺憾之一是 – 由於通常的空間和時間原因(總是寫書時的問題)– 這本書沒有實質性地提及幾位關鍵的歷史人物及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因為我真的沒有空間,但在另一些情況下,這是因為對本書目錄的更改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放棄各種計劃好的章節。關於理查德·馬克格拉夫和恩斯特·斯特羅默·馮·賴興巴赫以及埃及巴哈里耶的棘龍和其他白堊紀恐龍的發現的章節[見下面的草稿跨頁]因此而丟失(它僅以第 55 頁的一段文字倖存下來),而另一章關於路易斯·多洛和來自伯尼薩特的著名禽龍標本的章節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秀頜龍因空間原因而落選,我仍然對我們從未能夠獲得卡特勒出色的甲龍 (= Scolosaurus) 標本的影像感到失望。

如果我在過去幾個月而不是三年多前寫這本書,這本書會有什麼不同?關於新的北美角龍類 (第 180-181 頁) 的章節 – 該章節以列出始三角龍、阿爾伯塔角龍、布氏尖角龍和湖泊 Pachyrhinosaurus 作為令人驚訝的 21 世紀發現而結尾 – 將包含更多的誇張,因為自 GDD 編寫以來,已經命名了許多新的北美角龍類分類群(當我回顧瑞安等人的《角龍的新視角》時,將對此進行更多介紹)。

關於厚頭龍和其他腫頭龍 (第 176-177 頁) 的章節確實提到了一些激進的個體發育變化可能解釋該類群中觀察到的一些形態多樣性的觀點 (Margottini 2011),但早期關於平頭龍和其他亞洲腫頭龍 (第 104-105 頁) 的章節沒有提及扁頭類群代表圓頂頭類群幼體的爭議性提議 (Sullivan 2003, Bakker et al. 2006, Longrich et al. 2010; 但見 Evans et al. 2011)。關於禽龍的文字至少會提及巴瑞龍、曼特爾龍等的命名 (Paul 2008, Norman 2010),巨盜龍類、新獵龍科和鯊齒龍科的概念 (Benson et al. 2010) 將在新獵龍章節中被提及。歐洲細角龍科和亞洲角龍科將被討論,像阿比多斯龍、歐洲龍、曙奔龍、 Concavenator、掠食龍(不管它是什麼)、恐怖龍、鐮刀龍、巴拉烏爾、曉廷龍和米拉加亞等動物,以及關於羽毛色素的研究,都將被提及。

最後,雖然我對藝術作品大多非常滿意(我們收錄了一些達維德·博納多納*、朱利葉斯·克索托尼、託德·馬歇爾和路易斯·雷的精彩作品),但我一直不太喜歡這樣一個事實,即 – 由於預算原因 – 我們不得不回收相當多的 20 世紀 80 年代的插圖。那些瞭解古生物藝術的人會認出我所指的作品來自 1988 年的《麥克米倫恐龍和史前動物圖解百科全書》(Cox et al. 1988) – 幾位藝術家為本書做出了貢獻,但所有的恐龍都是由史蒂夫·柯克完成的(相同的插圖在其他幾本書中也得到了複製,最著名的是道格拉斯·帕爾默 2006 年的《史前世界圖解百科全書》)。柯克的插圖還不錯,但它們看起來確實過時且相當平淡。在少數情況下,我們能夠以數字方式調整它們並移動耳朵的位置(嘆氣)、在迅猛龍上新增羽毛,甚至將開角龍變成阿古哈角龍[見相鄰影像],但灰色灰色蜥腳類動物上仍然有太多的爪子和蹄子,各種獸腳亞目動物上的兔子手以及其他各種犯罪行為。鱗片皮膚的鐮刀龍和似鵜鶘龍不是柯克的作品,但我們無法及時獲得更好的影像。嘿,我試過了,我真的試過了。

* 不是書中所說的“大衛”·博納多納。

感覺 GDD 出版至今似乎才兩年多 – 我仍然傾向於認為它是一本“新”書,即使它顯然不是。感謝所有購買它或對它說了好話的人,我真誠地希望它已被證明是有用、有趣和有趣的閱讀和觀看。如果您知道關於這本書的任何其他評論,請務必告訴我。

《偉大的恐龍發現》可在此處亞馬遜此處 Amazon.co.uk上購買。我最初發布的出版公告在 Tet Zoo ver 2 上的此處

奈什,D. 2009。偉大的恐龍發現。加州大學出版社(伯克利和洛杉磯),第 192 頁。精裝本。ISBN 978-0-520-25975-1。

參考文獻 - -

Bakker, R. T., Sullivan, R. M., Porter, V., Larson, P. & Saulsbury, S. J. 2006。Dracorex hogwartsia,n. gen, n. sp.,一種來自南達科他州上白堊紀地獄溪組的多刺、扁頭腫頭龍科恐龍。在 Lucas, S. G. & Sullivan, R. M. (編輯) 來自西部內陸的晚白堊世脊椎動物。新墨西哥博物館自然歷史與科學公報 35, 331-345。

Benson, R., Carrano, M., & Brusatte, S. (2009)。一種在最晚中生代倖存下來的古老大型肉食性恐龍(獸腳亞目:異特龍超科)的新分支 Naturwissenschaften, 97 (1), 71-78 DOI: 10.1007/s00114-009-0614-x

Cox, B., Savage, R. J. G., Gardiner, B. & Dixon, D. 1988。麥克米倫恐龍和史前動物圖解百科全書。麥克米倫出版社(倫敦)。

Evans, D. C., Brown, C. B., Ryan, M. J. & Tsogtbaatar, K. 2011。來自蒙古內梅格特組的平頭龍calathocercos (鳥臀目: 腫頭龍科) 的顱骨裝飾和個體發育狀態。《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31, 84-92

Longrich, N., Sankey, J. & Tanke, D. 2010。德克薩斯腫頭龍langstoni,一種來自美國南部德克薩斯州上坎帕尼亞階阿瓜組的腫頭龍科(恐龍:鳥臀目)的新屬。《白堊紀研究》31, 274-284。

Margottini, L. 2011。現在是清理恐龍名錄的時候了嗎?《科學》332, 782。

Norman, D. B. 2010。來自英格蘭南部下韋爾登群(白堊紀:瓦蘭吉尼期)的禽龍類(恐龍:鳥腳亞目)的分類學。《動物分類學》2489, 47-66。

Paul, G. S. 2008。禽龍屬和種的修訂分類學。《白堊紀研究》29, 192-216。

Sullivan, R. M. 2003。恐龍劍角龍蘭貝(鳥臀目,腫頭龍科)的修訂。《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23, 181-207。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