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龍之戰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和我的兩位同事參與了文獻中一場有趣的對話。 這場對話關於被稱為“加拿大龍”(Cadborosaurus)的實體——一種海洋的、馬頭的“巨型海蛇”,據稱有目擊者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沿海水域和北太平洋其他地區報告過。 讀過我的文章(包括這裡和印刷版)的人都知道,我對神秘動物學,尤其是“海怪”有著濃厚的興趣;事實上,我寫過很多次關於“加拿大龍”的文章。 正如我常說的那樣,考慮到該領域的負面汙名,承認對神秘動物學的這種興趣可能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而且我確信,這部分是基於對海怪、殘遺原始人類等等實際上可能是真實的天真而幼稚的希望的堅持。

儘管如此,我仍然對神秘動物學感興趣,這既是因為我認為一些目擊者的描述確實非常有趣且難以解釋,也因為我對人們作為野生動物觀察者的表現方式感興趣(參見 Paxton 2009)。 與許多自稱懷疑論者的人不同,我試圖理解神秘動物學家的出發點,我閱讀過(並且仍在閱讀)神秘動物學文獻,而且我認為,在沒有首先檢視資料(無論資料如何)的情況下,我們不應該一定將神秘動物學假設視為站不住腳而加以拒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加拿大龍之戰:第一回合

正如我在此處旨在展示的那樣,與神秘動物學家打交道可能是一件令人沮喪,甚至令人惱火的事情。 正如大多數對神秘動物研究感興趣的人所知,Michael Woodley、Cameron McCormick 和我最近認為,所謂的“幼年加拿大龍”很可能根本不是幼年海蛇,而是一段關於海龍的扭曲且半遺忘的描述 (Woodley et al. 2011)。 我們將證人 (William Hagelund) 報告的各種觀察結果製成表格,將它們與透過檢查眾多候選物種編制的特徵列表進行比較,並儘可能清楚地表明海龍的鑑定是最符合 Hagelund 觀察結果的鑑定。 換句話說,我們盡力以經驗性、批判性的方式檢查了所謂生物的身份 (Woodley et al. 2011)。 正如我上次解釋的那樣,我們必須記住,Hagelund 在實際發生大約二十年後才寫下他對遭遇的描述,並且他沒有像“加拿大龍”的主要支持者(Edward Bousfield 和 Paul LeBlond)所說的那樣,將各種“加拿大龍”的特徵歸因於他的動物。

第二回合

大多數研究人員過去/現在普遍對我們的論點感到滿意。 但是,也許不足為奇的是,我從個人交流中得知 Bousfield 和 LeBlond 並不那麼高興。 本質上,他們認為我們的海龍假說是一個根本不值得考慮的失敗想法。 在一篇以挑釁性的標題“海龍還是白日夢?”發表的簡短回應中,他們指責我們“沉迷於常見的家庭四分衛習慣,堅持認為任何被描述為不同的事物都一定是書中發現的看起來有些相似的事物的錯誤描述”(Bousfield & LeBlond 2011, p. 779)。 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常見的家庭四分衛習慣”,坦率地說,文章的其餘部分也好不到哪裡去。 Bousfield & LeBlond (2011) 將 Woodley et al. 引用為“Naish 和同事”,好像他們沒有注意一樣,說 Hagelund 的“幼年”與海龍截然不同,更符合“加拿大龍”,甚至聲稱運用奧卡姆剃刀加強了他們的假設性鑑定,並支援拒絕我們的鑑定 (Bousfield & LeBlond 2011)。

第三回合

對 Bousfield & LeBlond (2011) 文章的語氣有些不滿,Michael、Cameron 和我選擇做出回應 (Woodley et al. 2012)。 Bousfield & LeBlond (2011) 提出了三個需要反駁的要點。 首先,他們真誠地認為“透過試圖駁回我們的海龍鑑定,他們已經完成了批評我們論文的任務”(Woodley et al. 2012, p. 143)。 我們發現這種駁回為時過早且幼稚,因為——即使海龍假說被認為不令人滿意——我們 (Woodley et al. 2011) 也提請注意其他幾種魚類分類群,它們比 Bousfield 和 LeBlond 重建的“加拿大龍”更類似於 Hagelund 的動物。

其次,Bousfield & LeBlond (2011) 認為,由於存在明顯的頸部、水平排列的尾巴、大顎等等,Hagelund 動物不可能是海龍。 然而,他們顯然無法理解或領會到,他們提到的那些不像海龍的特徵根本不是 Hagelund 報告或描述的。 此外,正如我上面所說,Hagelund 在他聲稱的遭遇發生大約二十年後才寫下這件事,而且再次天真地認為,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他描述的特徵是 100% 準確的。

第三,Bousfield & LeBlond (2011) 聲稱奧卡姆剃刀要求他們的“幼年海蛇”解釋比我們的“誤認海龍”假說更受重視,這簡直是可笑的。 您可以閱讀我們的完整回覆,瞭解我們如何處理這一主張 (Woodley et al. 2012)。 您也許可以猜到。

第四回合

看來 Bousfield 和 LeBlond 不會再以書面形式回應了。

但是在收到一系列來自顯然感到沮喪的 Ed Bousfield 的電子郵件後,我覺得現在是時候公開表示,已發表的關於“加拿大龍”的研究是糟糕的科學,更多地與主人公的想象力和先入之見有關,而不是與實際生物學有關。

坦率地說,我厭倦了被告知我和我的同事是那些想法荒謬的人,那些沒有以正確的科學方式思考問題的人,或者那些未能認識到目擊者報告的生物的真正系統發育關係的人。 Bousfield 甚至——我真希望我是在開玩笑——稱我們為“象牙塔科學家”,以及“可能確實對化石脊椎動物有所瞭解,但對一般活體巨蛇,尤其是加拿大龍知之甚少”的人。 我希望他能做做功課,自己弄清楚我們當中只有一位是古生物學家。 “象牙塔”的說法很有趣,因為它不需要太多研究就能意識到我和我的同事幾乎完全是這個詞的反義詞。 我提供旁邊的漫畫作為模仿。

似乎還不夠清楚,我想在這裡說明為什麼我認為 Bousfield 和 LeBlond 發表的關於“加拿大龍”的研究是糟糕的科學。 其中大部分內容已在其他文獻中介紹過 (Ellis 1994, Staude & Lambert 1995, Bauer & Russell 1996, Naish 2001, Woodley et al. 2008),但我想重複一遍,以便更好地理解上述討論的背景,特別是對於那些不熟悉這個主題的人。 對於那些之前讀過我關於“加拿大龍”的文章(例如,在這篇 2006 年 Tet Zoo ver 1 文章中)的人,請注意,我肯定變得不那麼同情了。

解讀加拿大龍:目擊者描述

“加拿大龍”可能存在且真實的觀點,當然源於目擊者報告稱,在東北太平洋水域遇到了明顯的長身、馬頭“巨型海蛇”的事實。 1937 年在夏洛特皇后群島捕鯨站從抹香鯨胃中取出的長身、馬頭脊椎動物屍體,聽起來像是同一種動物。 這就是支援“加拿大龍”的理由。 要得出該動物是真實的結論,您必須接受這些目擊者報告以及該屍體的照片都代表對同一種物種的描述或描繪。

無需多說,支援“加拿大龍”的案例的基礎遠非牢固。 一旦您詳細檢視個別目擊者描述,它們都代表同一種動物物種的假設就會崩潰,顯然站不住腳。 事實上,Bousfield、LeBlond 和志同道合的神秘動物學家的眾多失敗之一是,他們無法或不願意識到他們相信的神秘生物是複合實體,是透過結合對不同物種和/或現象的觀察而構建的。 一些“加拿大龍”的描述確實指的是垂直波動的蛇形現象,如果它們確實代表動物,則很難與我們已知的物種協調一致,因此請在此處注意,我並不一定完全排除科學家尚未普遍認可的海洋脊椎動物的存在。

但是,記錄在案的觀察結果不僅差異很大,而且最簡約的解釋是將它們解釋為對許多事物的描述。 如果您擁有任何或全部“加拿大龍”文獻,請檢視目擊者繪製的影像。 有各種海豹形和鹿形的頭部,有時有明顯的耳朵和短“角”,有時則沒有(Heuvelmans 1965,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LeBlond & Bousfield 1995)。 我想知道,這些目擊事件中的許多(也許全部)實際上是海豹和游泳的鹿嗎? “加拿大龍”的“駱駝狀”頭部,有著大而黑的眼睛和突出的上唇,很可能是一隻浮出水面的雄性北方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的頭部——一種非常巨大的野獸,當在水中垂直“站立”時,它的頭部可能會高出海面約一米。 我自己在看到浮出水面的象海豹的照片後想到了這一點,後來從一位加拿大生物學家那裡聽到了這一點,他的父親曾與一隻浮出水面的象海豹有過親密接觸(並立即想到了“加拿大龍”)。 Bauer & Russell (1996) “認為鰭足動物,尤其是北方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是海上報告的大多數 [“加拿大龍”] 觀察結果的最可能來源”(第 13 頁)。 順便說一句,北方象海豹已被證實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水域的訪客,請記住,它在水下停留的時間很長,並且訪問水面的時間非常短暫且斷斷續續,以至於(一些專家建議)最好將其視為“浮出水面者”而不是“潛水者”。 請注意,“加拿大龍”頭部的描述也與駝鹿Alces alces的描述非常吻合,如下面的合成影像(來自 Cryptomundo)所強調的那樣。 駝鹿是優秀的游泳者,甚至潛水以水下植被為食(它們可能解釋一些海怪和湖怪報告的想法並非完全新鮮)。

隨著海豹頭和鹿頭目擊事件的消失,蛇形、多峰動物的描述仍然是海洋“巨型海蛇”的有力證據嗎? 在世界其他地方,駐波、碰撞的尾跡、成排游泳的鯨類動物、鰭足動物甚至靠近水面飛行的海鳥都被人們誤解為代表巨大的、多峰的水怪。

所以我不相信有大量令人信服的目擊者資料支援“加拿大龍”的真實性。 相反,我們有一個被汙染且不一致的、不和諧的描述池,這些描述不能被解釋為單一物種存在的證據。

解讀加拿大龍:納登港灣屍體

正是考慮到“加拿大龍”構建的組合影像,Bousfield 和 LeBlond 解讀了納登港灣的照片。 照片顯示了一具看似長身、駱駝頭部的脊椎動物屍體。

Bousfield 和 LeBlond 假設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是一種非常奇特生物的生命外觀,這很天真。 在簡要考慮(並拒絕)關於屍體是“胎兒鬚鯨”的非正式建議後,他們採納了納登港灣屍體 = 巨型海蛇的假設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p. 9),而沒有考慮其他假設。 它實際上會不會是已知物種的高度腐爛、不完整的遺骸,例如大型鯊魚或某種硬骨魚? 許多對“海怪”感興趣的人都在朝著這個方向思考,事實上,屍體可能是鯊魚嚴重損壞的遺骸的想法已經在印刷品中被提及(Bauer & Russell 1996, Naish 2001)。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對屍體進行了膚淺且完全業餘的描述,對其骨骼解剖結構做出了一些巨大的且極易出錯的假設,並使用屍體照片之一(是的,我說的是照片之一)作為新物種的正模標本:加拿大龍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這其中有任何一點看起來像是“好的”科學,包括適當考慮替代假設、謹慎、保守主義和最佳實踐嗎? 我讓您來判斷,但我當然不認為“加拿大龍”是基於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提出的資料而成立的有效生物實體。 順便說一句,Bousfield 和 LeBlond 在Amphipacifica第 1 卷“增刊 1”中發表了他們對“新物種”的描述,Amphipacifica是一份新的出版物,旨在專門介紹無脊椎動物系統學。 編輯委員會由 Bousfield 擔任執行編輯,C. P. Staude 和 P. Lambert 擔任助理編輯。 關於“加拿大龍”文章,Staude 和 Lambert “反對將其作為正式物種描述發表”,並感到有必要在期刊首頁發表的社論中表達這一觀點 (Staude & Lambert 1995)。

“活著的蛇頸龍”假說

Bousfield 和 LeBlond 在“加拿大龍”的身份問題上一直採用一種有些混亂的方法。 最初的描述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提出“加拿大龍”是“Euryapsida”(主要是已廢棄且現在含義模糊的術語,曾經用於蜥鰭亞目和一些可能相關的爬行動物類群)的長身成員;具體來說,他們將其歸類為“爬行綱,Euryapsida?亞綱,蛇頸龍目?”(第 8 頁)。 他們還說“加拿大龍”結合了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特徵,並且在 LeBlond & Bousfield (1995) 中,他們暗示與海鱷類鱷形動物有關。 在其他場合,他們曾表示他們過去/現在不支援“加拿大龍”的蛇頸龍身份(Bousfield & LeBlond (1995) 的摘要使用了“在脊椎動物爬行綱內……該動物看起來 [原文如此] 最不像是中生代的某些蛇頸龍”(第 3 頁)的措辭)。 為了清楚起見,他們實際上過去和現在都贊成“加拿大龍”是一種殘遺倖存蛇頸龍的假說。

如果您從未聽說過關於巨型蛇形蛇頸龍可能棲息在現代北太平洋水域的驚人說法,我幾乎不會責怪您。 這項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合格的生物學家所忽視,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胡說八道,不值得認真考慮。 Aaron Bauer 和 Anthony Russell (1996) 因其在蜥蜴和其他脊椎動物方面的出色工作而聞名,他們對 Bousfield & LeBlond (1995) 對“加拿大龍”的描述進行了冗長的批判性評估,我注意到他們的結論和批評與我和我的同事的結論和批評高度相似 (Naish 2001, Woodley et al. 2008, 2011, 2012)。

是時候直說了:糟糕的科學

將來我們將再次回到“加拿大龍”的話題。 現在,我希望以下幾點是明確的:-

——用於支援“加拿大龍”真實性的目擊者描述可能代表了海豹和鹿目擊事件的混合,以及其他動物和現象的目擊事件。 也許東北太平洋是某種尚未被識別的大型脊椎動物的家園,但這從目擊者描述中尚不清楚。 它們代表一組不一致的、多樣的描述,不能被解釋為新物種存在的證據。

——1937 年的納登港灣屍體,Bousfield 和 LeBlond 認為它代表了目擊者報告的活體動物“巨型海蛇”,它是模稜兩可的,並且將其解釋為現代蛇形蛇頸龍,並根據舊照片授予二項式名稱,不能被認為是保守的、合格的科學。

——對所謂的“幼年加拿大龍”描述的重新解釋,即將其解釋為海龍,遭到了“加拿大龍”主要支持者的強烈反駁,理由是將其鑑定為幼年巨型海蛇的可能性更大。 無論“誤認海龍”假說是否正確,被告知這個假說不如它代表幼年海蛇的假說更簡約,這簡直是一種侮辱。

——總而言之,已發表的關於“加拿大龍”的研究包含不太可能的結論、缺乏批判性分析以及缺乏科學研究中正常的保守主義和剋制。 這簡直是糟糕透頂的科學。 此外,每當“加拿大龍”所謂真實性的主要支持者的想法——完全有理由地——受到審查時,他們都表現出令人沮喪的傲慢、缺乏謙遜和固執的態度。

Cameron 撰寫了一系列關於我們 Woodley et al. (2011) 論文和其他“Caddy”報告的文章:第 1 部分在此,然後是第 2a 部分第 2b 部分第 3 部分第 4 部分第 5 部分。 有關各種型別的“海怪”謎團的各種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Bauer, A. M. & Russell, A. P. 1996. 活著的蛇頸龍?:《加拿大龍描述的批判性評估》。神秘動物學 12, 1-18。

Bousfield, E. L. & LeBlond, P. H. 1995. 《加拿大龍,新屬,新種,一種來自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大型水生爬行動物的描述》。Amphipacifica 1(增刊 1),1-25。

- . & LeBlond, P. H. 2011. 海龍還是白日夢?《科學探索雜誌》25, 779-780。

Bright, M. 1989. 《海中有巨人》。 Robson Books Ltd,倫敦。

Ellis, R. 1994. 《海怪》。 Alfred A. Knopf,紐約。

Heuvelmans, B. 1968. 《在海蛇的蹤跡中》。 Hart-Davis,倫敦。

LeBlond, P. H. & Bousfield, E. L. 1995. 《加拿大龍:來自深海的倖存者》。 Horsdal & Schuber Publishers Ltd.,加拿大維多利亞。

Naish, D. 2001. 海蛇、海豹和腔棘魚:嘗試以整體方法來識別大型水生神秘生物。《Fortean 研究》7, 75-94。

Paxton, C. G. M. 2009. “軼事”的複數可以是“資料”:1758-2000 年關於不明巨型海洋動物報告中觀看距離的統計分析。《動物學雜誌》279, 381-387。

Woodley, M. A., McCormick, C. A., & Naish, D. 2012. 對 Bousfield & LeBlond 的回應:甕中捉海龍;或蜥鰭亞目“巨型海蛇”和奧卡姆剃刀。《科學探索雜誌》26, 151-154。

- ., Naish, D. & McCormick, C. A. 2011. 不再是幼年海蛇:重新解讀 Hagelund 的幼年“加拿大龍”報告。《科學探索雜誌》25, 497-514。

Woodley, M., Naish, D., & Shanahan, H. (2008). 還有多少現存鰭足動物物種尚未被描述?《歷史生物學》,20 (4), 225-235 DOI: 10.1080/08912960902830210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