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恐龍的發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早在 2009 年,我的書《偉大的恐龍發現》(Naish 2009;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英國 A&C Black 出版社)出版了。如果您讀過這本書並且喜歡它,請記住,您可以透過在亞馬遜上釋出評論來幫助我(亞馬遜英國版請訪問此處)。以下部分摘自本書的早期部分之一——介紹 19 世紀發現的部分。它可能包含一些非常熟悉的材料(對此表示抱歉),但如果您尚未閱讀本書,那麼這就是一個可能新穎的彙編。

1842 年,開拓性的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宣佈發現了恐龍,並廣受讚譽。他將它們描述為肢骨粗壯、髖部強壯且得到強化的巨大動物。它們是“爬行動物型別最完美的變體”,“必定在它們作為食肉動物和以植物為食的各自角色中,在這個世界有史以來卵生和冷血生物中扮演了最引人注目的角色”。

早在二十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知道遙遠的過去存在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但在歐文出版時,有跡象表明,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爬行動物也曾在陸地上生活過。這些“未來的恐龍”中的第一種是一種巨大的食肉動物,在英格蘭的斯通斯菲爾德板岩岩層中被發現,威廉·巴克蘭於 1824 年以斑龍之名發表。巴克蘭想象它是一種可怕的捕食性蜥蜴,全身長度為 18-21 米(60-70 英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第二種“未來的恐龍”是由吉迪恩·曼特爾發現的,他是一位醫生和業餘化石收藏家,來自英格蘭南部東薩塞克斯郡劉易斯的小鎮。多年來,曼特爾從他的社群收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化石,並於 1822 年首次發表了關於這些化石的文章。然而,儘管他盡了最大努力在倫敦科學界取得進展,但他居住在 19 世紀英國社會政治中心之外的事實對他不利。到 1820 年代初期,曼特爾獲得了幾顆不尋常的化石牙齒,這些牙齒來自蒂爾蓋特砂礫(現在已知為下白堊紀地層),並在 1825 年他以這些遺骸命名了禽龍。由於牙齒與鬣蜥的牙齒相似,他認為禽龍類似於蜥蜴,但體型巨大,長度可能超過 30 米(100 英尺)。

第三種“未來的恐龍”與禽龍一樣,也來自東薩塞克斯郡。該標本由工人們發現,並炸成了碎片,曼特爾後來設法將它們拼湊在一起,並在 1833 年將其命名為森林龍。它是一種大型裝甲爬行動物,頸部和肩部排列著大型圓錐形尖刺,但仍然鮮為人知。當然,它從未像斑龍禽龍那樣為公眾所熟知。

歐文的恐龍類

斑龍禽龍森林龍都是非凡的發現,但直到 1842 年歐文提出將它們歸入一個新的類群——他稱之為恐龍類——之後,這些生物才被認為是近親。他認為,恐龍——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可怕的巨蜥”——在陸地習性、強化的髖部區域和巨大的、類似大象的四肢方面,類似於現代大型陸地哺乳動物,如大象和犀牛。然而,碰巧的是,當時已知的三個物種都共享一個特殊的強化骨盆區域*:最近的發現表明,這個特徵並非曾經認為的恐龍的決定性特徵。有趣的是,儘管歐文強調了它們的大小,但也無意中“縮小”了恐龍的尺寸。例如,他認為斑龍禽龍的長度都約為 9 米(30 英尺)。

* 這並非完全準確,而是編輯妥協的結果。

此外,1860 年代的發現表明,恐龍並非都是類似大象的怪物,其中也包括小型物種。小型恐龍稜齒龍(來自英格蘭)和細顎龍(來自德國)的鳥類狀解剖結構使托馬斯·赫胥黎——“達爾文的鬥牛犬”——提出了恐龍與鳥類之間的親緣關係。1861 年在德國命名的始祖鳥證明鳥類本身與恐龍生活在一起。

歐文關於恐龍的觀點比他的同事巴克蘭和曼特爾的觀點更廣為人知,因為為 1854 年在倫敦水晶宮 grounds 開幕的已滅絕動物特別展覽——被稱為恐龍宮——製作了真人大小的“歐文恐龍”模型。水晶宮公司最初找到了曼特爾,但他拒絕了。

全球維度

北美恐龍化石的首次報道是在 1850 年代。1855 年,地質學家費迪南德·範迪維爾·海登從現在蒙大拿州的白堊紀惡地收集了化石牙齒。1856 年他返回費城後,將它們交給了古生物學家約瑟夫·萊迪。儘管早在幾十年前就在康涅狄格河谷發現了恐龍足跡,並由愛德華·希區柯克牧師於 1836 年進行了描述,但當時人們認為它們是鳥類足跡。因此,海登收集的牙齒被視為北美最早的恐龍遺骸(參見第 32-33 頁)。它們表明,與禽龍斑龍相似的恐龍等待著在北美大陸被發現。這一點在 1858 年得到了證實,當時在新澤西州發現了鴨嘴龍——第一種被發現的鴨嘴龍。它顯然與禽龍有關,但它的骨骼表明它的身體像袋鼠一樣。由於 1878 年在比利時伯尼薩特發現了幾個標本,禽龍本身也被完全重新構想。比利時古生物學家路易斯·多洛在研究了新的骨骼後表明,禽龍的形狀更像巨型袋鼠,而不是曼特爾和歐文最初描繪的四足、蜥蜴或犀牛狀動物。

到本世紀末,恐龍已廣為人知,被認為是一個迷人且多樣化的動物群體。在北美,劍龍於 1870 年代被發現,巨大的角龍三角龍於 1880 年代被命名。蜥腳類恐龍最初於 1840 年代在英格蘭被發現,但一直神秘莫測,現在 благодаря 於 1877 年在科羅拉多州命名的圓頂龍而得到了更好的理解。此後不久,又發現了許多其他晚侏羅紀近親。顯然,發現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始。

有關偉大的恐龍發現以及禽龍斑龍和其他歷史恐龍發現的先前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Naish, D. 2009. 偉大的恐龍發現。伯克利:加州大學出版社。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