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動物學部落格運營進入第八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現在是1月21日,這意味著四足動物學部落格又年長了一歲,並且已經運營了七年多。又到了回顧過去一年的時候了……或者,從我個人的、以四足動物園為主題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年。與之前的生日活動(或部落格紀念日,或其他任何名稱)一樣,我將按時間順序討論事情,就好像我正在從一本宏大的、全面的個人日記中閱讀所有內容一樣(但我並沒有)。這使得一切都變得混亂和雜亂,但是,嘿,我談論的是真實的生活。並且——記住——這些文章是高度臍眼凝視式的;如果您討厭自我沉迷或內省,請立即停止閱讀。好的,我們開始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哦,並且由於《大眾科學》部落格平臺不允許展示按日期或主題排列的存檔,請在本文底部找到按主題排列的連結列表。

與2011年下半年一樣,2012年我隸屬於南安普頓大學國家海洋學中心,在那裡我作為加雷斯·戴克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研究小組的一部分工作。我花了一年的大部分時間擔任技術研究員:因此,我在這一年裡非常高效。最後,我能夠完成一些積壓多年的長期專案。

始暴龍:完成了,但又奇怪地沒有完成

所以 2012 年伊始,我努力工作以完成和更新我對暴龍超科獸腳亞目恐龍始暴龍的描述性專著。如果您有出色的記憶力,您可能會記得我在之前的四足動物學部落格週年紀念文章的結尾暗示了這個專案的進行中狀態。我在文章結尾放了一張神秘圖片,圖片中有一堆灰色塑膠箱子不穩地放在一張小桌子上。好吧,這些箱子裡裝著始暴龍的正模標本(被親切地稱為始暴龍正模標本)。

該專著是對初步但被大量引用的 Hutt 人(2001 年)的長期承諾的後續,並且涉及我攻讀博士論文時關注的恐龍。我實際上在整個專案工作過程中進行了即時推文 (#始暴龍),並且——與優秀的合著者 Andrea Cau(來自 Theropoda)一起——在二月份完成了手稿並提交。然後……它就一直處於審查中。可惡。

 

 

雪地裡的巨獺

 

 

關於遊蛇科蛇、那具“聖地亞哥惡魔”屍體(一隻弗吉尼亞負鼠)、齒鯨類以及我對威廉姆斯和朗的著作《澳大利亞大型貓科動物》的評論大約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二月初,我(與家人)參觀了新森林野生動物中心,在那裡我驚訝地看到巨獺Pteronura brasiliensis在雪地裡嬉戲。

有關的動物——它們被稱為 Akuri 和 Simuni——出生於德比郡的一個野生動物中心;自從我們在二月份看到它們以來,它們已被選中參加海外繁殖計劃。巨獺是另一種全球估計數量遠低於您可能認為的動物之一:可能在 1000 到 5000 之間。是的,全世界可能只有 1000 只巨獺。

關於巨獺的有趣事實:根據最近對食肉動物的系統發育分析,Pteronura可能根本不是水獺,而是包括其他水獺、鼬鼠和親屬的進化枝的姐妹群(Agnarsson 人,2010 年)。

水生猿、神秘動物學、“脖子為性”和清理海灘

 

 

二月晚些時候,我為BBC Focus雜誌完成了一篇關於水生猿假說 (AAH) 的文章。為了紀念 Alister Hardy 的提議發表 50 週年而撰寫,它最終僅線上發表,而不是在雜誌上發表(Naish 2012a)。

我一直對 AAH 非常感興趣。我當然不反對某些人科動物種群或物種可能在海灘、溼地等覓食的可能性,但我同意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學家和人類學家的觀點,即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將人科動物(或人亞科動物,或人族動物)的解剖學、行為學或生理學的進化與這種生活方式聯絡起來。我們不尋常的解剖結構、姿勢和生活方式似乎歸因於垂直攀爬、適應開放棲息地、專門用於複雜交流和依賴稀有脂肪食物的歷史。順便說一句,一個為期兩天的研討會,重點關注水邊適應在人科動物進化中的可能作用,將於今年五月在倫敦的 Grange St. Paul's Hotel 舉行。我想參加,但不知道是否可以。五月也是下一個國際翼龍研討會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時間,我打算參加。翼龍會議的提交截止日期是 1 月 31 日,如果可以,請來參加!

 

 

另一篇 Focus 文章於三月份發表。標題為“我們應該放棄尋找大腳怪嗎?”(Naish 2012b),主要關注是否應該認為對神秘動物的追求值得,我基本上認為,在考慮哪些“神秘動物”可能是真實的時,我們需要做出判斷,哪些可能不是真實的。我認為存在一個完全主觀的滑動尺度;並非所有“神秘動物”(我在這裡故意不使用“神秘生物”這個詞)都在同一個諺語中的籃子裡,我們必須根據報告的外觀、位置和行為來決定哪些動物似乎可能存在。猩猩彭德克可能得分很高,天蛾人可能得分不高,而大腳怪的去向實際上取決於您認為哪些證據是好的或值得考慮的。正如我所說,這是主觀的,但這意味著我認為大腳怪之類的東西的存在看起來非常不可能(是的,我熟悉一些“好的”證據,但所有證據都證明是不可靠的或錯誤的)。不出所料,這篇文章遭到了讀者的蔑視,他們將我的觀點理解為失敗主義和不屑一顧。

 

 

同樣在三月份,我為倫敦地質學會做了一個關於整個“蜥腳類動物的脖子不是為了性”的事情的演講(參見 Taylor 人,2011 年)。我幾乎圍繞這項研究進行了一次全英國範圍的巡迴演講,在四月份為南安普頓地質小組、五月份為布里斯托大學古生物學討論小組、十一月份為多塞特郡博物館地質講座系列以及一月份為伯恩茅斯自然科學學會做了同樣的演講(最初的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文章請參見 脖子是為了性?不,謝謝,我們是蜥腳類恐龍,版本 2)。我也做了其他演講,四月份為伯恩茅斯自然科學學會談論了翼手龍,為南安普頓自然歷史學會談論了撒哈拉野生動物(都在四月份)。

 

 

 

 

我在三月份做了海灘清潔工作。我對不可降解的人為廢物及其對動物和環境的影響的看法與往年相同;在全球範圍內,情況令人難以置信地沮喪,涉及成千上萬的鳥類、海龜、海洋哺乳動物和其他動物的飢餓和不必要的死亡,食物網的汙染和破壞,海灘和遠洋領域被無盡噸位的塑膠垃圾淹沒,動物身體的化學汙染,包括人類兒童的身體,等等。偶爾我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懷疑情況是否真的如此糟糕。不可避免地,他們是那種不經常外出的人,當然也不會做像故意去被破壞的生態系統旅行的事情。我的當地“專案海灘”,位於南安普頓的 切塞爾灣自然保護區,既受到大型垃圾的困擾,也受到數百萬個微小的塑膠顆粒和其他微垃圾的困擾。我們的清理工作由我的朋友 Rose Nicole 領導。

三月份,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發表了幾篇構成海燕系列的文章。目標是儘快結束該系列(是的,我以前聽過)。大約在這個時候,我在幕後從事了兩個基於貓的專案(這兩個專案都尚未透過系統),關於描述新翼龍和魚龍的手稿,關於化石動物性選擇的幾個專案,以及一篇關於南美洲哺乳動物保護狀況的長篇文章。其中一些專案在今年晚些時候發表;其他專案仍在準備中,新聞將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在這裡。

烏基洞!動物內部奧秘!馬韋爾動物園!

 

 

四月份,我和家人去了烏基洞。如果您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但我向您保證,烏基洞是英格蘭南部薩默塞特郡一個著名的度假勝地。它主要是一個壯觀的洞穴系統,但也有一個景觀優美的山谷,裡面有真人大小的史前動物雕像,是我們從小就記得的“復古”型別。上面蒙太奇中展示了我最喜歡的幾個。

 

 

我還與戴夫·霍恩和羅斯-希瑟·米哈伊爾一起參觀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岡瑟·馮·哈根斯“動物內部奧秘”(不是動物們內部奧秘)展覽。長頸鹿和大象非常值得票價,我也喜歡鴕鳥和家養哺乳動物。但對海洋無脊椎動物不太著迷。展覽於 4 月 6 日至 9 月 16 日展出——如果您對解剖學非常感興趣,您真的應該努力以某種方式去看看。

 

 

幾天後,戴夫和我還與海因裡希·馬利森和塞巴斯蒂安·馬普曼一起去了漢普郡的馬韋爾動物園。我喜歡參觀動物園,與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參觀動物園使體驗更加美好。那天我們非常幸運,看到了長頸鹿奔跑、斑馬進行持久戰和剛果野牛小跑。我還花時間告訴我的同事們,鴕鳥的咬合力並沒有那麼痛苦——由此產生的滑稽場面非常有趣。

大約在這個時候發表的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文章包括關於羽暴龍(一種最初被我視為可能的鯊齒龍科恐龍的毛茸茸的獸腳亞目恐龍)、猛禽和巨蜥的文章。卡德伯龍戰爭的第四輪(Woodley 人,2012 年)見刊。關於整個辯論的報道於四月份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此處發表。

 

 

羅馬尼亞實地考察的幾個專案之一在五月份發表:我指的是 Dyke 人(2012 年)在Naturwissenschaften上報道的真鳥亞綱鳥類築巢地(並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此處撰寫)。這項研究的結論已經在 2011 年拉斯維加斯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會議上“洩露”,但最終發表論文是件好事。我們在羅馬尼亞實地考察的其他成果目前正在系統中,並將很快見刊。

四月份,獨立科學家/作家/電視名人/爵士鋼琴家布賴恩·J·福特發表了他的實驗室新聞文章,聲稱大型恐龍無法在陸地上行走,因此必定是義務水生的。我是被要求回應的幾位恐龍專家之一;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嘗試消除損害是一項值得努力的事情,並且在五月份發表了一篇簡短但相當有力的回應(Naish 2012c)。

 

 

六月份,我參加了漢普郡郡集市(哇,好多狗),參加了一個我沒有得到的海外工作的面試,並發表了龜陰莖文章的更新版本。後者被證明很受歡迎(一如既往),並被 io9Jezebel 收錄。七月份我還去了新森林和漢普郡郡展,因此有了相鄰的美麗奶牛的照片。哦,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有了自己的 TV Tropes 頁面!

“莊園怪物”:再次出現英國大型貓科動物

新的國家地理電影片道系列節目野外場景調查於六月份開始播出,我參與了“莊園怪物”一集:一項調查,重點是英國鄉村據稱發現的美洲獅或豹子般的貓科動物。該系列節目由勇敢的蘇珊娜·約克、丹尼爾·韋爾塔斯和洛恩·克萊默主持,我們回想起拍攝時的情景非常有趣……無論何時拍攝的(啊,2011 年 7 月)。

 

 

正如經常閱讀的讀者所知,我認為英國存在非本地大型貓科動物是毋庸置疑的。說這句話的問題在於,我所知道的證據幾乎完全沒有發表,並且我希望可以理解的是,我永遠無法抽出時間自己發表它(儘管努力啟動這些專案)。我不是在談論可能是寵物狗或家貓的模糊軼事,而是在談論大量收集的糞便、咀嚼過的骨頭、屍體、毛髮和足跡。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和同事們研究了一些豹子毛髮——確認為豹子毛髮(透過顯微解剖學和 DNA 分析均已確認)——在英格蘭西南部收集。但是,我們在來源方面遇到了一些障礙:可以理解的是,很難在排除合理懷疑的情況下確定您的樣本是在英國收集的。因此,我們尚未發表有關工作。與往常一樣,我將指出 Coard(2007 年)。

很快就會有更多關於這個問題的資訊,因為我對裡克·明特的 2011 年著作《大型貓科動物:面對英國的野生捕食者》(Minter 2011 年)的早就應該發表的評論需要儘快出現在這裡。關於這一點,對 2011 年和 2012 年出版的許多書籍的評論需要出現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我儘量跟上,但這並不容易。盧克·亨特的《世界食肉動物》,卡爾·舒克的《新發現和重新發現的動物百科全書》,約翰·馬茲魯夫和託尼·安吉爾的《烏鴉的禮物》,史蒂夫·博迪奧的《永恆的鷹》以及許多其他書籍需要儘快在這裡報道。哎呀,壓力更大了。

被鵝襲擊、大衛·彼得斯事件、鬣齒獸類和丘鷸

六月份,我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發表了幾篇關於鱷魚的文章。這是另一組尚未完成的文章。我能說什麼呢——我分心了。我確實想過制定一個新年決心,以完成所有未完成的文章,這些文章都放在我的檔案中。但後來我決定繼續做任何我喜歡的事情,只要我願意。到目前為止,這似乎奏效了。

 

 

六月底我去觀察鹿——作為我的鳥類咬合力持續研究的一部分——被一隻雄鵝打得很慘,它很好地照顧了他的雌性配偶。我希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傷疤能夠永久保留下來;但它們沒有。

 

 

關於 大衛·彼得斯和 ReptileEvolution.com 的長篇文章於七月初出現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引起了很多興趣和討論。我對這個問題的報道被 io9LaelapsPterosaur.net 部落格收錄。戴夫的東西繼續充斥網際網路,當然,他仍然堅定地認為他的解釋比任何其他人的都更正確。他在 2012 年自豪地宣佈,ReptileEvolution.com 在這一年中收到了超過一百萬次的點選量,其中許多點選量來自好奇的讀者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閱讀到它後訪問了他的網站。

 

 

好訊息是,每當谷歌搜尋“爬行動物進化”等內容時,四足動物學部落格的評論的排名都相當高。戴夫的每篇文章都包含大量的元標記(不顯示在網站上的 html 程式碼片段[要檢視它們,請右鍵單擊並檢視“檢視頁面原始碼”],但軟體會讀取它們,因此有助於搜尋引擎)。事實上,他的每個頁面都包含諸如“爬行動物、羊膜動物、恐龍、翼龍、合弓綱動物、雙孔亞綱動物、蛇頸龍、魚龍、海龜、鳥類、蜥蜴、鱷魚、四足動物、哺乳動物、人類、智人”以及“爬行動物進化,包括人類、哺乳動物、鳥類、恐龍、蜥蜴、海龜、鱷魚和其他爬行動物的進化”和“從起源到今天的爬行動物進化,包括人類、哺乳動物、鳥類、恐龍和各種爬行動物的進化”之類的標記!哇——我不確定我是非常印象深刻還是非常厭惡(我也使用標記,但僅列出與特定文章特別相關的主題領域)。大衛仍然是網路上在傳播古生物學資訊方面最大的威脅之一。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明確指出不要使用或依賴他的東西,我假設其他講師、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也會這樣做。

 

 

關於鬣齒獸類、毒蜥獸和鳴禽亞目的文章也在七月份發表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蒙太奇,展示了來自南美洲新生代的各種動物:插圖仍然不完整,未來將在此處出現其他版本。我對 Ryan 人的角龍新視角:皇家泰瑞爾博物館角龍研討會的評論以數字形式發表(Naish 2012d)。我對 Klein 人的蜥腳類恐龍生物學:瞭解巨人的生活(Naish 2012e)的簡短評論已於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刊登在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上。

 

 

在七月份前往漢普郡遠東地區朗莫爾(由漢普郡鳥類學協會領導)的旅行中,我在黃昏時分看到了極好的歐洲夜鷹Caprimulgus europaeus和歐亞丘鷸Scolopax rusticola的展示。我的相機不夠快,無法捕捉到我可能擁有的最佳攝影機會之一——一隻在近距離觀看的、在美麗的日落襯托下的求偶丘鷸。如果您認為“求偶丘鷸”這個詞帶有淫穢意味,那就太可恥了,儘管您是對的。

完整恐龍恐龍藝術、性選擇、外星人調查、講課

八月初,我的第二版《完整恐龍》到了,它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正如四足動物學部落格討論的那樣,該捲包括我自己對鳥類多樣性和進化歷史的詳細評論(Naish 2012f)。正如我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文章中所說,該章的重要性在於包括對新生代鳥類化石記錄的實質性評論。多年來,我一直試圖獲得支援來製作一本關於鳥類化石記錄的書——就像一整本書一樣——但事情從未成功。在任何人說之前——不,我不是先寫書然後再去尋找出版商。我很抱歉地說,如果寫作和研究是您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是一種行不通的方法。我從痛苦、痛苦的經驗中說話。

 

 

另一個大型圖書專案——史蒂夫·懷特的恐龍藝術——也即將完成。在倫敦開會期間,約翰·康威和我與爬行動物學家馬克·奧謝和欣裡奇·凱澤一起喝了一杯。在許多其他事情中,我們討論了 Hoser 問題。我只簡要地寫過關於這個問題的文章(“這個問題”=業餘蛇類愛好者雷蒙德·霍澤造成的巨大分類破壞),並且確實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更多地談論這個問題以及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如果您從事爬行動物學,並且如果您在 Facebook 上,請小心:Hoser 先生習慣於從虛假的 Facebook 個人資料傳送好友請求。

 

 

九月份,我去了牛津參加第 60 屆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和比較解剖學研討會 (SVPCA)。我談到了來自英國白堊紀的一種新翼龍及其對我們理解翼龍解剖學、多樣性和進化的意義。描述有關動物的論文目前正在系統中,將在不久的將來某個階段發表;您可能會在這裡首先聽到它(可能)。

 

 

我確實考慮在該會議上談論化石四足動物的性選擇,因為九月份還發表了羅布·克內爾、我自己、約瑟夫·湯普金斯和戴夫·霍恩在生態學和進化趨勢上發表的關於化石動物性選擇的評論論文(Knell 人,2012 年)(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文章 此處)。該文章的紙質版實際上直到 2013 年 1 月才出現,我很高興地說它登上了封面:您可能會認出這件藝術品是我朋友和同事馬克·威頓的作品。順便說一句,馬克加入了集體,並於 2012 年開始寫部落格

克內爾人(2012 年)構成了一系列工作的一部分,其中性選擇理論應用於恐龍和翼龍以及其他化石動物(Taylor 人,2011 年,Hone 人,2012 年)。我只能看到將現代生物學理論應用於化石動物是一件好事,但有些古生物學家強烈反對我們,一場辯論正在進行中。請密切關注 TREE 的讀者來信版。

 

 

恐龍藝術在九月份出版了,我們在 9 月 21 日和 22 日舉辦了釋出活動。所有這些都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報道過,所以我不想再對此滔滔不絕了。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活動被拍攝下來,我很幸運擁有 DVD 副本。如果有足夠的人感興趣,我將安排家庭放映。與往常一樣,這些型別的活動吸引了許多有趣和值得注意的人。我只想提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的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保羅·斯圖爾特,我最瞭解他的是廣受讚譽的 BBC 電視連續劇天鵝絨爪的製片人,肯定為許多四足動物學部落格讀者所知和懷念(我在 2007 年的部落格中此處此處寫了關於該系列的文章)。在一個可能是不可原諒的行為中,我帶著我的天鵝絨爪錄影帶盒裝套裝,純粹是為了您在這裡看到的照片。

馬克·揚(以米曲龍科恐龍而聞名)在九月下旬訪問了我們在南安普頓,我在月底回到格蘭特博物館進行一些拍攝。這是為了外星人調查節目,該節目最終在十二月初播出。根據之前的電視節目,他們想要我,因為我被認為是“闢謠蒙托克怪物”的“那個人”。最終產品還可以,但事實上我不認為他們很好地駁斥了關於分解的浣熊、剝皮的土撥鼠和頭骨上的木乃伊可能是真正外星人無法解釋的屍體的說法。

 

 

無論如何,我們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碩士課程於十月份在南安普頓大學國家海洋學中心開始。我為該課程做的第一次講座是關於——令人震驚的恐怖——魚類,但我後來要處理古生代四足動物、雙孔亞綱動物的興起、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翼龍、海龜等等。講座準備幾乎佔據了我今年後幾個月的所有時間,因此所有回收的東西都出現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關於翼龍以及三疊紀和白堊紀魚龍的技術專案在後臺轟隆隆地進行著;大約在這個時候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報道的材料包括關於假設的大腦發達的恐龍(再次)、巨型不會飛的蝙蝠、錘齒蜥蜴和假設的長鼻蜥腳類動物的材料。

 

 

大約在這個時候,我完成了展示鱷魚形態多樣性的大型蒙太奇。後來對其進行了修改,以考慮有關米曲龍科恐龍和其他類群的新資訊。蒙太奇的一個版本被出售,以便在今年晚些時候納入博物館展覽——當我被允許談論它時,會對此進行更多介紹。實際上,我還出售了我的西布利和奧爾奎斯特掛毯圖片,以便在今年用於博物館裝置。我又一次見到了愛麗絲·羅伯茨,並且可以去後臺與剪刀姐妹樂隊會面。真的。仍然沒有見到凱特·布什。

 

 

十月份,我在BBC Focus雜誌上發表了另一篇文章,標題為“恐龍古生物學”,是他們的“……前沿問題”系列的一部分。這篇文章背後的想法是,它側重於三個新研究有可能闡明神秘或爭議領域的領域。我選擇涵蓋飛行的起源、中生代恐龍可能發出的叫聲型別,以及恐龍化石記錄中尚未填補的空白(Naish 2012g)。討論第一個問題涉及提及非鳥類獸腳亞目恐龍的鳥類性/羽毛性、羽毛可能是從隔熱或展示作用外適應于飛行的可能性,以及翼輔助傾斜奔跑 (WAIR)。我非常喜歡 WAIR 作為對獸腳亞目恐龍飛行器官某些方面進化的可能解釋,但我認識一些非常不喜歡它的研究人員。

十一月份,《神秘動物學雜誌》的第一期出版了,這意味著我將瑪格麗特河哺乳動物屍體鑑定為家貓的論文現在以硬複製、同行評審的形式發表(Naish 2012h)。

就這樣,到了 2012 年的尾聲……

所有昨日於十一月底出版(Conway 人,2012 年),釋出活動於十二月初舉行。這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其中大部分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此處報道過。所有昨日都收到了很多非常積極的反應,並且銷量非常好。絕大多數人都理解了我們試圖表達的觀點:史前動物的重建應嚴格基於儘可能多的證據,關於軟組織解剖學、行為學和生活方式的許多事情是不可知的,我們認為是傳統的推測並不比我們在書中探索的更奇怪的可能性更“正確”(Conway 人,2012 年)。順便說一句,我們都對書中大量的小錯誤感到沮喪。我責怪谷歌文件。它反覆撤消對手稿所做的格式更改。關於所有昨日,您是否知道所有昨日競賽?詳細資訊此處

 

 

與亞歷山德拉·伯恩-傑弗裡等人合著的PLOS ONE爪曲率論文於十二月初發表(Birn-Jeffery 人,2012 年)(在四足動物學部落格此處討論過),關於韋爾登蛇頸龍的論文——與羅傑·本森、希拉里·凱徹姆和蘭根·特納合著——也在十二月份發表(Benson 人,2012 年)。同樣在十二月初,朱迪思·帕多·佩雷斯和我為了一個以魚龍為主題的專案會面;戴夫·霍恩和我也見面並完成並提交了一份新手稿。同樣,所有這些東西都不會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但當它發表時,將在這裡報道。

不要憤怒地回顧

 

 

希望這篇文章將研究、一般冒險、通俗寫作以及 2012 年四足動物學部落格上出現的任何內容結合在一起。我沒有提到所有內容。我參與了幾本兒童讀物,例如 Dorling Kindersley 的史前生物旅遊指南、Carlton 的如何建造霸王龍和 Kingfisher 的恐龍:骨骼,這些書都在今年出版,還有各種緩慢醞釀的研究片段,並且在個人和學術生活的起起落落中經歷了無數的考驗和磨難。事實上,2012 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以巨大的低谷結束,而不是高峰。

我對四足動物學部落格報道的材料量感到滿意嗎?不,我永遠不會滿意。由於時間限制,我有很多想做但無法做的事情;當然,有償工作、家庭生活和學術承諾必須優先考慮。我不知道從這篇過長的文章中是否明顯看出,但 2012 年似乎很瘋狂——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要做的事情太多,以至於我永遠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壓力有時令人難以忍受。

 

 

就我所報道的內容而言,今年——四足動物學部落格運營的第七年——是否取得了成功?一般來說,讀者人數表明它是成功的。我密切關注統計資料和評分等,四足動物學部落格在全年都表現相當不錯。但就我如此渴望在這裡報道的所有四足動物多樣性而言,它是否取得了成功?我不知道,讓我們做一些計數……(向下滾動進行評估)……

雜項思考

 

 

 

 

 

 

 

 

 

 

 

 

 

 

 

 

 

 

 

 

 

 

 

 

 

 

非羊膜動物,非滑體兩棲類四足動物

 

 

 

 

 

 

滑體兩棲類(現存兩棲動物)

 

 

 

 

 

 

哺乳動物

 

 

 

 

 

 

 

 

 

 

 

 

 

 

 

 

 

 

 

 

 

 

 

 

 

 

 

 

 

 

 

 

 

 

 

 

 

 

 

 

有鱗目(蛇、蜥蜴、蚓蜥)

 

 

 

 

 

 

 

 

 

 

 

 

 

 

 

 

 

 

 

 

 

 

 

 

 

 

 

 

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

 

 

 

 

 

 

 

 

 

 

 

 

其他中生代爬行動物

 

 

 

 

 

 

 

 

鱷形類主龍

 

 

 

 

 

 

 

 

 

 

 

 

 

 

 

 

 

 

 

 

 

 

 

 

中生代非鳥類恐龍

 

 

 

 

 

 

 

 

 

 

 

 

 

 

 

 

 

 

鳥類

 

 

 

 

 

 

 

 

 

 

 

 

 

 

 

 

 

 

 

 

 

 

 

 

 

 

 

 

 

 

 

 

 

 

 

 

 

 

 

 

 

 

 

 

 

 

 

 

神秘動物學

 

 

 

 

 

 

 

 

那麼,我做得怎麼樣?結果……

在統計了去年涵蓋的文章後,很明顯 2012 年對 Tet Zoo 的鳥類和哺乳動物來說是豐收的一年。可能有點太好了:正如典型情況一樣,魅力非凡的大型動物無疑搶盡了風頭。中生代非鳥類恐龍得到了相當充分的代表,但很高興看到鱷形類主龍獲得了稍微更多的報道——而且我仍然需要寫更多關於它們的內容。正如我常說的,恐龍很棒,但它們在部落格圈的其他地方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服務,因此我主要避免報道以恐龍為主題的新聞報道。主要是。

我尤其驚訝和慚愧地看到,滑體兩棲類在這一年中基本上完全沒有得到報道(好吧,我們有一篇關於墨西哥鈍口螈的匆忙文章)。古代“兩棲動物”——即非羊膜動物、非滑體兩棲類四足動物——也鮮有出現。非哺乳動物合弓綱動物根本沒有得到報道。這一切都讓我感到難過,因為我確實旨在對四足動物樹的所有部分給予代表性的報道和同等程度的喜愛和時間。限制我報道的因素包括 (1) 關注點選率:不管你喜不喜歡,關於恐龍、鳥類和大型哺乳動物的文章似乎確實比關於青蛙和鮮為人知的蜥蜴的文章更能吸引訪問量(以及絕對更多的評論),以及 (2) 部分依賴於我已經擁有的文字和研究,其中大部分——我很抱歉地說——是關於鳥類、哺乳動物和中生代恐龍的。實際上,我有很多關於蟾蜍的文字,但我被困在關於鮮為人知的非洲譜系的部分,我很難找到我需要的插圖,而且我還沒能繼續下去。

 

 

與往常一樣,這激勵我想要改變現狀,例如,幾個月只關注滑體兩棲類和非哺乳動物合弓綱動物。唉,可悲的事實是,由於這兩個限制,這根本不可能實現。時間是主要因素:當有這麼多其他事情需要優先處理時,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寫部落格。

我只想說,我希望您喜歡過去一年 Tet Zoo 的運營,並且我希望您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包括這一篇在內,Tet Zoo ver 3 現在收錄了 146 篇文章,其中許多文章激發了您訪問者的豐富評論和見解。非常感謝每一位訪問或評論的人——ver 3 目前有超過 5100 條評論,因此儘管 SciAm 完全未能提供使用者友好的評論系統(這是由於頂層不露面的官僚造成的,而不是由於看得見且努力工作的 SciAm 編輯造成的),但對 Tet Zoo 社群感興趣和活躍的感覺非常強烈。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妻子 Toni,感謝她所做的一切。我不知道如果沒有她的愛和支援,情況會有多大的不同。

如果您喜歡 Tet Zoo 並且使用 Twitter,請關注我。我的 Twitter 賬號是 @TetZoo(還有 #TetZoo 的話題可以關注)。還有一個 Tet Zoo Facebook 頁面

有關以前的 Tet Zoo 生日文章,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Agnarsson, I.,Kuntner, M. & May-Collado, L. J. 2010。狗、貓和親緣:食肉目的分子物種水平系統發育。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4, 726-745。

Benson, R. B. J.,Ketchum, H. F.,Naish, D. & Turner, L. E. 2012。來自懷特島維克蒂斯組(早巴列姆期-早阿普第期;早白堊世)的一種新的細鎖龍科(Sauropterygia, Plesiosauria)以及細鎖龍科的進化,一個有爭議的進化枝。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DOI: 10.1080/14772019.2011.634444

Birn-Jeffery, A. V.,Miller, C. E.,Naish, D.,Rayfield, E. J.,Hone, D. W. E. 2012。鳥類、蜥蜴和中生代恐龍的足爪彎曲度——複雜的類別和補償質量特異性和系統發育控制。PLoS ONE 7(12): e50555. doi:10.1371/journal.pone.0050555

Coard, R. 2007。確定施動者:使用牙齒坑資料來確定在疑似大型貓科動物殺戮案件中負責捕食的食肉動物。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4, 1677-1684。

Conway, J.,Kosemen, C. M. & Naish, D. 2012。All Yesterdays:恐龍和其他史前動物的獨特和推測性觀點。Irregular Books。

Dyke, G. Vremir, M. Kaiser, G. & Naish, D. 2012。來自特蘭西瓦尼亞晚白堊世的一個被淹沒的中生代鳥類繁殖地。Naturwissenschaften 99, 435-442。

Hone, D. W. E.,Naish, D. & Cuthill, I. C. 2012。相互性選擇是否解釋了翼龍和恐龍頭部冠飾的進化?Lethaia 45, 139-156。

Hutt, S.,Naish, D.,Martill, D. M.,Barker, M. J. & Newbery, P. 2001。來自英格蘭南部威塞克斯組(早白堊世)的一種新的暴龍超科獸腳亞目恐龍的初步描述。Cretaceous Research 22, 227-242。

Knell, R. J.,Naish, D.,Tomkins, J. L. & Hone, D. W. E. 2012。史前動物的性選擇:檢測和意義。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8, 38-47。

Minter, R. 2011。大型貓科動物:面對英國的野生掠食者。Whittles Publishing, Dunbeath, Caithness。

Naish, D. 2012a。我們曾經是水生猿類嗎?Focus: Science & Technology http://sciencefocus.com/feature/life/aquatic-apes

- . 2012b。我們應該放棄尋找大腳怪嗎?BBC Focus 2012 年 3 月,27。

- . 2012c。古生物學反擊了……Laboratory News 2012 年 5 月,31-32。

- . 2012d。[書評] 角龍新視角:皇家泰瑞爾博物館角龍類研討會。Historical Biology doi: 10.1080/08912963.2012.688589

- . 2012e。[書評] 蜥腳類恐龍生物學:理解巨人的生命,由 Nicole Klein、Kristian Remes、Carole T. Gee 和 P. Martin Sander 編輯。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87, 53。

- . 2012f。鳥類。在 Brett-Surman, M. K., Holtz, T. R. & Farlow, J. O. (編) The Complete Dinosaur (第二版)。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pp. 379-423。

- . 2012g。……恐龍科學前沿的問題。BBC Focus 2012 年 10 月,32-33。

- . 2012h。識別“大白鯊”,瑪格麗特河哺乳動物屍體。The Journal of Cryptozoology 1, 45-55。

Taylor, M. P.,Hone, D. W. E.,Wedel, M. J.,& Naish, D. 2011。蜥腳類恐龍的長脖子並非主要透過性選擇進化而來。Journal of Zoology 285, 150-161。

Woodley, M. A.,McCormick, C. A. & Naish, D. 2012。對 Bousfield & LeBlond 的回應:在桶裡射擊海龍;或鰭龍超目“巨型蛇”和奧卡姆剃刀。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26, 151-154。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