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你不太常見到的景象:一隻雌性北(或歐亞)雀鷹 (Accipiter nisus) 和一隻雄性紅隼 (Falco tinnunculus),它們被拍攝到一起,(看起來)是在雀鷹抓住紅隼作為潛在的獵物之後。這張照片由 John Sykes 在英國多塞特郡克賴斯特徹奇附近的威克菲爾茲地區拍攝,並由 Jon McGowan 在 The Natural Stuff 上展出。 不管發生了什麼,兩隻鳥都毫髮無損地飛走了。雌性雀鷹(比雄性大)經常捕食相對較大的鳥類,包括鴿子和喜鵲,而且它們不怕對付體型與自己相近的鳥類。當制服如此大型的獵物時,它們會用爪子抓住並擠壓,但它們也會開始用喙肢解獵物(是的,當獵物還活著的時候)(Fowler et al. 2009)。在這種情況下,雀鷹可能犯了一個錯誤,抓住了紅隼,以為它是一個更容易解決的潛在獵物。
或者這可能是一隻大膽的,或有經驗的雀鷹,它認為,甚至知道,它可以對付紅隼並獲勝。畢竟,請記住,種內捕食——捕食者殺死捕食者——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有許多記錄在案的猛禽殺死和吃掉其他猛禽物種成員的案例。雀鷹已經是記錄在案的紅隼捕食者,遊隼、蒼鷹、鵟和鷂也是如此。有人觀察到遊隼 (F. peregrinus) 殺死蛇雕、雀鷹和其他猛禽物種 (Hammond & Pearson 1993)。本文不是關於貓頭鷹的,我在這裡稍微跑題了,但我不得不提一下里克·雷明頓在芝加哥拍攝的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照片中一隻遊隼反覆猛撲一隻落在地面上,顯然非常害怕的雪鴞 (Bubo scandiacus)。貓頭鷹採用的一些姿勢非常引人注目,以至於它們欺騙人們以為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穿著貓頭鷹服裝的人。你可以自己在這裡檢視所有照片 here。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哦,還有——一件事。除非你是鳥類系統發育學的書呆子,否則你可能會想象上面顯示的兩個物種是相當近的親戚。最近的幾項分子研究表明,獵鷹實際上與其他的猛禽(鷹、雕、舊大陸禿鷲、新大陸禿鷲和蛇鷲)關係不近。相反,它們與鸚鵡和雀形目鳥類屬於同一個進化枝(Ericson et al. 2006, Hackett et al. 2008, Suh et al. 2011),現在稱為真隼形類 (Eufalconimorphae)。獵鷹與鷹-雕-禿鷲-蛇鷲進化枝(現在最好稱為鷹形目 (Accipitriformes))的成員之間存在的形態相似性因此(大概!)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同進化案例*,但這有助於解釋獵鷹表現出的一些原本很奇怪的特徵,而在其他猛禽中看不到這些特徵。在真隼形類中,鸚鵡和雀形目鳥類構成鸚雀亞綱 (Psittacopasserae)。
* 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即“類似猛禽的生態型”對於包含真隼形類及其近親,以及鷹形目及其近親的進化枝來說是原始的。
叫鶴似乎是真隼形類 (Eufalconimorphae) 的近親(Ericson et al. 2006, Hackett et al. 2008, Suh et al. 2011)。你可能想思考一下這對駭鳥意味著什麼。
哦,大家能不能不要再用“raptor”這個詞作為恐爪龍或馳龍科的流行術語了?誠然,這很少引起混亂,但考慮到“RAPTOR”這個詞已經被用於另一類動物,這看起來既愚蠢又幼稚。這就像決定把蜥腳類動物稱為“大象”一樣。
無論如何,我們在這裡是因為我想給你們看你在文章頂部看到的照片;它非常特別,我希望你很高興看到它。有關之前關於猛禽的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有關貓頭鷹的文章,請參閱...
泰坦鷹和其他超級猛禽(討論了巨大的加爾加諾倉鴞)
參考文獻 - -
Ericson, P., Anderson, C., Britton, T., Elzanowski, A., Johansson, U., Kallersjo, M., Ohlson, J., Parsons, T., Zuccon, D., & Mayr, G. (2006). 新鳥類的多樣化:分子序列資料和化石的整合。《生物學快報》,2(4), 543-547。DOI:10.1098/rsbl.2006.0523
Hackett, S. J., Kimball, R. T., Reddy, S., Bowie, R. C. K., Braun, E. L., Braun, M. J., Cjojnowski, J. L., Cox, W. A., Han, K.-L., Harshman, J., Huddleston, C. J., Marks, B., Miglia, K. J., Moore, W. S., Sheldon, F. H., Steadman, D. W., Witt, C. C. & Yuri, T. 2008。一項鳥類系統基因組學研究揭示了它們的進化史。《科學》,320, 1763-1768。
Hammond, N. & Pearson, B. 1993。《猛禽》。Hamlyn, London。
Suh, A., Paus, M., Kiefmann, M., Churakov, G., Franke, F. A., Brosius, J., Kriegs, J. O. & Schmitz, J. 2011。中生代逆轉座子揭示鸚鵡是雀形目鳥類最近的現存親屬。《自然通訊》,8月23日;2:443。doi: 10.1038/ncomms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