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經常閱讀的讀者會知道,我通常避免在 Tet Zoo 上討論新的古生物學發現,例外情況是我個人參與的那些(嗯)。但我有時不得不打破這個軟規則。昨天,羅賓·奧基夫和路易斯·恰佩發表了他們關於多齒龍類蛇頸龍標本 LACM 129639 的優秀科學論文,該標本於 1987 年在堪薩斯州的坎帕階皮埃爾頁岩中採集。
該標本被鑑定為拉蒂皮納多齒龍,其顯著之處在於它是一隻懷孕的雌性,其儲存完好(但大部分已脫節)的單個胎兒遺骸位於她的腹部區域附近(奧基夫和恰佩,2011 年)。正如作者解釋的那樣,有幾個特徵意味著幼體必須被鑑定為原位胎兒:它表現出P. latipinnus的診斷特徵,與母親骨盆內表面的某些骨骼緊密粘連地儲存下來,沒有浸漬或消耗的跡象,並且表現出您對胎兒所期望的骨化不良等特徵。
最終,我們確認至少有一些蛇頸龍肯定是胎生的。關於蛇頸龍繁殖的非正式戲謔已經在古生物學界進行了多年。有些人認為蛇頸龍實際上會像海龜一樣爬到海灘上產卵,而另一些人(像我一樣)則認為,完全水生的生活方式使胎生更有可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的觀點一直是,蛇頸龍長得如此巨大(遠遠超過了最大的海龜),並且如此專注於水生生活(巨大的、主要位於腹側的胸帶和盆帶、翅膀狀的、無爪的槳狀肢、骨骼肥厚等),以至於胎生的存在比產卵習性的持續存在更有可能,特別是當我們知道,幾個譜系的二疊紀爬行動物在許多不同的場合進化出了胎生。支援這一論點的 2011 年之前的證據來自我們現在確定的事實,即鰭龍類——蛇頸龍在鰭龍超目內的遠親——實行胎生(程等,2004 年)。 Lariosaurus 蜥鰭龍的胎兒——儲存完好且沒有蛋殼——也表明蜥鰭龍類 Nothosauridae 中存在胎生(Renesto 等,2003 年)。事實上,鰭龍類和蜥鰭龍類中胎生的存在表明(正如我在 2004 年的一次會議上所說),胎生在鰭龍超目中很早就進化了,最早出現在三疊紀的兩棲和小型類群中(體長 = 祖先體長小於 1 米)。
關愛、分享、慈愛的蛇頸龍
奧基夫和恰佩(2011 年)的研究不僅僅是證實了蛇頸龍的胎生習性。事實上,這隻蛇頸龍攜帶了一個非常大的單胎胎兒(據估計,足月時約佔母親 4.7 米身長的 35%),這表明至少這隻蛇頸龍是 K 選擇的:也就是說,大量的母體投入用於生產極少數(n = 1)的昂貴幼崽。
這對於這些動物的親代撫育和社會行為可能意味著什麼?我們當然並不真正知道,但 [注意警告!] 它至少暗示了在這些動物中可能存在某種複雜的社會行為。活產、低繁殖率和對比例較大的幼崽的大量投入不僅僅是哺乳動物的專利——在某些蜥蜴譜系中也看到了這種情況,特別是各種石龍子(嗯,以及其他動物……蚓螈、一些鯊魚等)。正如奧基夫和恰佩(2011 年)指出的那樣,這些蜥蜴表現出親代撫育、親屬識別以及社會群體和社會關係的形成。很明顯,我們沒有足夠關於蛇頸龍的資訊來對這種行為的存在提出任何明智的建議,但這至少有可能這些行為方面是存在的。
作為一名恐龍專家,我必須指出的是——在這種對少量幼崽的高親代投入中——蛇頸龍現在看起來與許多中生代恐龍截然不同,後者大多產下大量的卵,並且幾乎不進行或不進行孵化後親代撫育*。如果長期以來被想象成“僅僅是爬行動物”,並且在行為方面不如陸地恐龍那麼整潔或有趣的低等蛇頸龍,才是那些實行如此多人與現代鳥類和哺乳動物聯絡在一起的複雜親代撫育的動物,這將有點諷刺意味。 K 選擇的蛇頸龍的想法也引發了關於蛇頸龍在環境中的繁殖能力、它們在災難後補充其數量的速度等等的問題。雖然對這些問題進行長時間的推測會很有趣,但我需要在此停止。祝賀作者,很高興看到這個標本最終得到描述和分析。
* 另一個警告:與往常一樣,我們並沒有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瞭解那麼多,並且至少有一些證據表明某些恐龍存在孵化後親代撫育。
關於之前 Tet Zoo 關於蛇頸龍的文章,請參閱...
Tet Zoo 今日圖片 # 25(蛇頸龍科)
參考文獻 - -
程彥年、吳效春和季強。 2004 年。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 животные рожали живыми детенышами. 自然 432, 383-386。
奧基夫,F.R. 和恰佩,L.M. 2011 年。中生代海洋蛇頸龍(爬行動物,鰭龍超目)的胎生和 K 選擇生活史。 科學 333, 870-873。
雷內斯托,S.、隆巴多,C.、廷托里,A. 和達尼尼,G. 2003 年。來自義大利北部中三疊世的蜥鰭龍胚胎:洞察蜥鰭龍的胎生? 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 23, 95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