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角犀亞科的奧秘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塊驚人的化石代表了來自美國晚始新世和早、中漸新世的雙角犀亞科犀牛Subhyracodon occidentalisSubhyracodon 似乎是更廣為人知的 Diceratherium* 的祖先,Diceratherium 是一種壽命很長的雙角犀亞科動物,出現在早漸新世並持續到中中新世。Diceratherium 以其是第一批在角和牙齒形態上表現出性別二態性的犀牛之一而聞名,因此它可能具有複雜的社會生活(或者,比早期型別的犀牛更復雜的社會生活)。它們是北美洲首批在雷獸滅絕後在生態上重要且數量眾多的大型哺乳動物。它們也是第一批長角的犀牛,儘管它們的角是低的、成對的骨質瘤,僅在雄性中存在,而不是雌雄成員都有的高聳的角蛋白尖刺。

* 不要與來自歐洲的漸新世遠角犀亞科犀牛 Diaceratherium 混淆。

像許多化石犀牛一樣,Subhyracodon 有著令人困惑的命名歷史,在較早的犀牛文獻中經常被稱為 Caenopus。牙齒的變異 ранее 導致了對 Subhyracodon 的過度細分;Prothero(1998)認為這些大多可以被視為種群變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上面顯示的化石標本是在懷俄明州的布魯爾組地層中發現的(這是一個鑄件,在英國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拍攝)。它是一個幼崽,據報道不是從母體中取回的,而是單獨發現的。它的總長度為 76 釐米。這可能代表著一個謎:一個胎兒姿勢的幼崽是如何到達母體外的?是被捕食者從屍體中拖出來的嗎?還是它根本不是胚胎,而是一個新生兒蜷縮成胎兒姿勢睡覺?我不知道,想知道是否有人知道。成年後,Subhyracodon 是一種大型動物,總長度可達 4 米。

犀牛的系統發育非常龐大且複雜:當然存在相互競爭的系統發育假說,但雙角犀亞科似乎是主要分支的姐妹群,該分支包括無角犀亞科、遠角犀亞科和犀牛亞科(Cerdeño 1995, Prothero 1998)。我的目標之一是有一天能夠全面討論犀牛的多樣性。在那之前,這裡有一個高度簡化的分支圖來激發您的胃口。

最後...

如果您對犀牛感興趣或喜歡犀牛,您肯定知道 2012 年是犀牛保護和福利方面可怕的一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截至 2012 年 10 月,已有 455 頭非洲犀牛被殺害,超過了 2011 年(448 頭)和 2010 年(333 頭)的總數。之前的年度殺戮量約為 12-14 頭動物,因此您可以體會到情況是如何螺旋式上升到全面危機的。對犀牛角的需求顯然是由越南的富裕社交名流推動的,他們認為在飲料中加入犀牛角粉末會提高他們的效能力。

我們需要採取強硬而果斷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況。我希望有一種方法可以毒害出口的犀牛角,但這將涉及到與黑市的互動。用假冒替代品充斥市場怎麼樣?教育那些助長貿易的蠢貨怎麼樣?情況如此糟糕,以至於我也想知道,最好的辦法是否可能是捕捉所有幸存的野生犀牛並將它們遷往另一個大陸(北美洲或澳大利亞)。這將需要鉅額資金——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轉移世界每年在軍事資金上花費的超過 10000 億美元中的一部分(說真的:人類的不安全感使世界變得一團糟)。無論如何,犀牛保護的情況並非完全糟糕——印度和其他地方已經取得了成功。檢視或考慮支援國際犀牛基金會等機構。還記得檢視和使用優秀的犀牛資源中心。

有關之前關於犀牛的 Tet Zoo 文章,請參閱...

鑑於這裡也提到了雷獸,請檢視...

參考文獻 - -

Cerdeño, E. 1995. 犀科(奇蹄目)的支序分析。美國博物館 新聞 3143, 1-25.

Prothero, D. 1998. 犀科。在 Janis, C. M., Scott, K. M. & Jacobs, L. L. (編) 北美洲第三紀哺乳動物演化. 第 1 卷:陸生食肉動物、有蹄類動物和類似有蹄類動物的哺乳動物。劍橋大學出版社,第 595-605 頁。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