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仍然是兇殘、貪婪、撕裂血肉的掠食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感謝 Ville Sinkkonen,我剛剛瞭解到 這篇芬蘭新聞文章:它報道了野生動物攝影師拉西·庫亞拉 (Lassi Kujala) 發現超過十隻普通朱頂雀 Carduelis flammea 被大山雀 Parus major 殺死。一隻黃雀 Emberiza citrinella 也被殺死了。我知道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山雀被稱為“titmice”。那麼,說真的,你會把這個物種稱為“大山雀鼠”嗎?嗯,我堅持用山雀,非常感謝。一直都是山雀。

無論如何,這篇(簡短的)文章解釋了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代表著可能屬於首例的非凡事物。我不想貶低一隻能夠殺死大量朱頂雀的雀形目鳥類的成就(目前尚不清楚我們看到的是單隻個體的行為、一組單獨行動的個體,還是一個合作的社會群體[更新:這些殺戮顯然代表了兩隻或三隻大山雀的活動]),但讓我們注意到,這種事情(即大山雀殺死和吃掉其他雀形目鳥類)實際上對於這個物種來說一點也不新鮮,也不尋常。

大山雀主要以昆蟲和種子為食。事實上,在冬季,約 90% 的北歐大山雀的飲食由植物性物質組成*。它的體型強大而令人生畏,能夠用喙敲開榛子和橡子。它也是其他雀形目鳥類(尤其是較小的沼澤山雀 Poecile palustris 和煤山雀 Periparus ater**)建立的食物儲藏點的高手;與這些物種不同,大山雀[通常]不囤積食物。它也是一種兼職工具使用者,據報道,它偶爾會使用針葉樹針從樹皮中撬出昆蟲幼蟲(Gosler 1993)。它也是一種兼職食腐動物,它有啃食有蹄哺乳動物骨頭的習慣,這已廣為人知(例如,Selva et al. 2005)。更棒的是,歷史記錄記載它們吃被絞死的人的脂肪和其他組織。我前幾天才讀到這個,但不記得在哪本書裡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 與許多“歐洲”鳥類一樣,大山雀的分佈範圍很廣,涵蓋了亞洲大部分地區以及北非。它棲息於熱帶林地和森林以及涼爽北方的棲息地。

** 您會注意到我正在使用山雀的新分類法。傳統的 Parus 屬需要拆分(由於深遠的遺傳分歧和大量差異),並且考慮到發現 Pseudopodoces 深深地巢狀在其中,它也是並系的。

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大山雀有時會利用其相對較大的體型和強壯的喙來殺死較小的雀形目鳥類,事實上,巴恩斯 (Barnes, 1975) 指出,“早期作家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是大山雀據稱的殺人傾向”(第 112 頁)。雖然我在這裡討論的一些描述確實涉及捕食其他物種,但請注意,其他描述涉及對築巢地點的競爭。巴恩斯描述了兩到三起斑姬鶲 Ficedula hypoleuca “被發現死在巢箱中,頭骨被大山雀砸碎”(第 112 頁)的案例,並且還提到大山雀曾襲擊並殺死被困在陷阱、網或籠子裡的鳥類。卡里斯 (Caris, 1958) 報道了一個案例,其中一隻英國大山雀被看到叼著一隻死去的戴菊 Regulus regulus(歐洲最小的雀形目鳥類之一:可能只有 5 克重)飛走。它是被啄後腦勺致死的。它的眼睛被啄出來了,頭骨也被咬碎了。

更棒的是,霍華德·桑德斯 (Howard Saunders, 1899) 寫道,“大山雀會攻擊弱小的鳥類,用其強有力的喙劈開它們的頭骨,以便獲取它們的大腦;甚至有人知道它以這種方式對待蝙蝠”。

近年來,該物種殺死和吃蝙蝠的行為在國際上廣為人知,此前埃斯托克 et al. (Estók et al., 2010) 在《生物學快報》(Biology Letters) 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個主題的論文。他們報告說,山雀是如何在洞穴的空腔中找到冬眠的蝙蝠,敲碎蝙蝠的頭部,並吃掉它們……或者,更確切地說,吃掉它們的大腦。埃斯托克 et al. (Estók et al., 2010) 能夠如此詳細地記錄(並拍攝)這一行為,這非常棒,但殺死蝙蝠並不是一種新發現的行為。如果您瞭解您最近出版的動物學書籍,您可能會注意到大山雀吃大腦的行為與最近出版的且據報道非常出色的書的書名之間的聯絡。事實上,您剛剛閱讀的文字主要來源於 2009 年釋出的 Tet Zoo ver 2 文章的回收利用。如果我們看看那裡的評論……嗯,這難道是殭屍山雀梗的起源嗎?我不知道,因為我還沒有看過相關的書:貝基·克魯 (Becky Crew) 的《殭屍山雀、宇航員魚和其他怪異動物》(Zombie Tits, Astronaut Fish, and Other Weird Animals)(2012 年,新南方圖書)。

趁我在這裡,釋出一些公告。我最近推出了一個網站 -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 作為我的大部分出版物(即我擁有的儘可能多的出版物)的儲存庫。請檢視一下。約翰·康威 (John Conway) 和我最近推出了 四足動物學播客。第 1 集 - 一個實驗性的前傳 - 現已釋出,我們正在使其成為常規節目。收聽以獲取以四足動物園為主題的討論、致謝和一般胡說八道。

回到山雀。它們在雀形目輻射中的位置實際上存在爭議,似乎沒有歸入雀形目下的四個主要進化枝中的任何一個。有關這方面以及 Tet Zoo 的其他雀形目主題問題,請參閱……

參考文獻 – -

Barnes, J. A. G. 1975. The Titmice of the British Isles. David & Charles, Newton Abbot.

Caris, J. L. 1958. 大山雀殺死並攜帶戴菊。British Birds 51, 355.

Estók, P., Zsebők, S. & Siemers, B. M. 2010. 大山雀尋找、捕獲、殺死並吃掉冬眠的蝙蝠。Biology Letters 6, 59-62.

Gosler, A. G. 1993. The Great Tit. Hamlyn, London.

Saunders, H. 1899. An Illustrated Manual of British Birds. Gurney & Jackson, London.

Selva, N., Jędrzejewska, B., Jędrzejewski, W. & Wajrak, A. 2005. 影響歐洲溫帶林地食腐動物群落利用動物屍體的因素。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83, 1590-1601.

Darren Naish is a science writer, technical editor and palaeozoologist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He mostly works on Cretaceous dinosaurs and pterosaurs but has an avid interest in all things tetrapod. His publications can be downloaded at darrennaish.wordpress.com. He has been blogging at Tetrapod Zoology since 2006. Check out the Tet Zoo podcast at tetzoo.com!

More by Darren Nai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