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向更廣泛的受眾介紹新的科學發現時,很難找到正確的平衡點。在最近的一篇評論文章中,Bernard Kastrup 和 Edward F. Kelly 指出,媒體報道可能會透過過度簡化來助長誤導性的解讀,有時甚至受到科學家自身的縱容。對於可能引起公眾興趣的研究領域,媒體的誤讀可能尤其具有傳染性——例如,對迷幻藥引起的意識改變體驗的大腦基礎令人興奮的新研究。
不幸的是,Kastrup 和 Kelly 透過誤解和過度簡化他們討論的研究細節,也犯了他們自己批評的錯誤。這導致他們走向了一種反唯物主義的意識觀,這種觀點與實驗研究(我們或其他人的研究)的細節毫無關係。
例如,以他們對我們最近一項研究的討論為例,該研究報告了迷幻狀態下神經元“訊號多樣性”的增加。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了“Lempel-Ziv”複雜度——一種用於壓縮資料檔案的標準演算法——來測量使用腦磁圖 (MEG) 記錄的大腦訊號的多樣性。這種意義上的多樣性與“隨機性”相關,但不完全等同於“隨機性”。資料顯示,與安慰劑基線相比,三種不同的迷幻藥(LSD、psilocybin 和氯胺酮)的神經元訊號多樣性普遍增加。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結果,因為之前使用這種測量的研究僅報告了訊號多樣性的降低,這種降低通常被認為標誌著意識“降低”的全球狀態,例如(非快速眼動)睡眠和麻醉。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媒體對這一發現的報道導致了諸如“首次發現 LSD 產生‘更高’意識水平”(The Independent,2017 年 4 月 19 日)之類的標題——利用了文化和科學對“更高”的不同解讀——併產生了 Kastrup 和 Kelly 正確地認為無益的那種困惑。
不幸的是,Kastrup 和 Kelly 隨後以誤導性的方式偏離了細節。他們認為我們發現的訊號多樣性變化“很小”,但重要的不是幅度,而是統計學意義和效應量。此外,即使是對大腦動力學的微小改變也可能對意識產生很大的很大影響。當他們將迷幻狀態下報告的變化與睡眠和麻醉中發現的變化進行比較時,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即這些分析是在不同的資料型別上進行的(分別是顱內資料和頭皮水平腦電圖——與迷幻資料的源定位 MEG 相比)——這使得定量比較非常困難。
在提出了我們觀察到的變化“很小”的概念後,他們接著說,“認為大腦活動隨機性解釋了迷幻體驗似乎與這些體驗可能高度結構化和有意義的事實不符。” 然而,我們和其他人都沒有聲稱“大腦活動隨機性”解釋了迷幻體驗。我們發現訊號多樣性增加是更大任務的一部分,即從生理過程的角度解釋意識體驗的各個方面。我們認為,更高的訊號多樣性表明更大的物理大腦狀態庫,這些狀態很可能支撐著迷幻體驗的特定方面,例如感官的融合、“自我”的消解和過度活躍的想象力。隨著標準功能網路的解散和重組,我們對世界和自我的感知結構也可能發生變化。
“簡而言之,迷幻體驗的非凡豐富性與迄今為止觀察到的大腦活動模式的微小改變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鴻溝。” 在這裡,他們的歪曲再次暴露無遺。稱這些改變為微小是對統計資料的誤讀。聲稱存在“巨大的鴻溝”是誤解了意識研究(以及一般的實驗研究)的漸進性質,忽視了相關分析的約束和微妙之處,並忽略了這些分析提供的關於迷幻體驗的見解。
Kastrup 和 Kelly 的最後一招是將這種假定的鴻溝作為質疑“唯物主義”觀點的動機,大多數神經科學家都持有這種觀點,即意識體驗——以及一般的精神狀態——是以大腦狀態為基礎的。 我們的研究,就像所有其他探索體驗狀態和大腦狀態之間關係的研究(無論是否關於迷幻藥)一樣,與這個形而上學問題完全無關。
這些並不是文章中唯一值得糾正的不準確之處。例如,他們認為“大腦活動”減少是迷幻藥研究更可靠的發現之一,這是不正確的。除了迷幻藥對興奮性穀氨酸系統的眾所周知的刺激作用外,早期關於 psilocybin 下腦血流量減少的報告尚未得到很好的重複:同一團隊隨後使用不同的方案和藥物動力學(靜脈注射 LSD)進行的一項研究僅發現侷限於視覺皮層的腦血流量略有增加。 相比之下,更具資訊量的動態測量揭示了更一致的發現,網路解體、全域性連線性增加和訊號多樣性/熵增加似乎是特別可靠的結果,並在多項研究和研究團隊中得到重複。
意識科學仍然是一項脆弱的事業,在宏偉的抱負、衝突的哲學世界觀、直接的個人相關性和經驗研究的混亂現實之間搖搖欲墜。特別是迷幻藥研究,有其自身尷尬的文化和歷史包袱。在這種背景下,重要的是將經驗進展視為其本質:迭代的、自我糾正的進步的衡量標準。
這項研究為機制和現象學之間的對映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窗,但我們才剛剛開始觸及表面。與此同時——也許更重要的是——迷幻藥研究正在展示令人興奮的臨床應用潛力,例如在緩解抑鬱症方面,儘管需要更大規模、更嚴格的研究來證實和情境化早期有希望的發現。
Kastrup 和 Kelly 警惕媒體過度解讀經驗發現是正確的。但是,透過歪曲我們發現的解釋範圍,以激發與我們的研究無關的形而上學討論,他們有可能破壞來之不易的意識神經科學的合法性。 以唯物主義假設為基礎的經驗意識科學,目前進展良好。 與那些將自己置於“超越物理主義”的替代觀點不同,它將繼續透過嚴格應用科學方法來闡明我們最深奧的謎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