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對夫妻的(潛在)益處

由於被迫花更多時間在一起,許多人正在學習愛的真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全球減緩 COVID-19 疫情蔓延的策略從遏制轉向緩解,數百萬居民被要求居家隔離,僅在必要時才可離家。這種對行動和社會互動的限制是對婚姻的一次重大壓力測試。在中國,強制自我隔離的生活壓力引發了離婚申請的激增,這對於目前在美國各地處於封鎖狀態的夫婦來說,似乎是一個預言性的警告。

但是,疫情創造的條件也能讓夫妻關係更緊密嗎?

關於壓力和婚姻的研究表明,在重大動盪時期,配偶是主要的 support 來源。但並非所有支援都是平等的。為了在面對壓力時發揮作用,關係伴侶必須被認為是有回應的,傳達理解、認同和關懷——一個真正瞭解你和你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的人。過去十年在我們實驗室和其他實驗室進行的研究廣泛支援這一結論:擁有一個有回應的伴侶可以減少身體釋放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透過降低焦慮來改善睡眠;甚至透過抑制對日常壓力的反應來延長壽命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正如在壓力體驗中感到被理解、被認同和被關懷很有價值一樣,在好事發生時感到被回應也是有益的。日常瑣事為伴侶的回應創造了機會,積極事件也是如此。研究表明,與伴侶分享我們的日常成功可以促進我們關係中的親密感和信任感——只要我們的伴侶對這些成功做出熱情的反應。

夫妻目前正在經歷的長期隔離期,雖然對許多人來說很痛苦,但也可能成為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可能表現為重回正軌——關係研究員約翰·戈特曼稱之為“修復嘗試”,它可以防止衝突螺旋式下降到消極狀態。對於另一些夫婦來說,疫情可能提供了一個反思彼此的需求和目標並實踐相互回應的機會,從而創造一個欣賞、關懷和理解的向上螺旋。有一件事是肯定的:COVID-19 及其後果對婚姻的負面影響並非命中註定。

生活在這種物理疏離的新現實中,我們可以向社會和行為科學家尋求一些答案。3 月 27 日,我們中的一位(Richard Slatcher)發起了一個國際專案(“Love in the Time of COVID”),以研究疫情對人們社會關係的影響。肯定會從這項研究中學到很多東西,例如哪些因素(例如,社會隔離、性格特徵、社會經濟劣勢)會增加 COVID-19 暴露和感染後出現心理和身體健康問題的脆弱性。相反,這些發現和其他發現也可能告訴我們,是什麼原因導致一些人在危機期間和之後具有復原力

疫情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也存在希望和勇氣的潛力。在疫情爆發後,社交媒體上湧現出因冠狀病毒封鎖而分隔兩地的夫婦的愛情故事。在疫情最初的中心城市湖北省武漢市,一段影片顯示,來自中國各地的醫務人員聚集在一個大禮堂裡,見到了他們的親人,許多人擦拭著口罩後面湧出的淚水。一位醫務人員向她的伴侶宣佈:“當這場疫情結束後,我將陪伴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最終,隔離將結束,我們將轉向重建我們的城市、經濟和生活。人們可以想象,在未來,我們將吸取這次疫情的教訓。在疫情期間養成的健康習慣,例如洗手 20 秒,將伴隨我們。用於檢測和醫療用品的聯邦 funding 增加。公民將科學視為對抗恐懼和虛假資訊的解藥。一種友善的社群精神盛行。

面對逆境,全國各地的許多夫婦正在學習愛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