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發生在2002年3月一個清爽涼快的早晨,當時我與幾位大學同事和15名學生一起參加了前往亞利桑那州的地質野外考察。從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向北驅車一段相當平淡無奇的路程後,我們來到了一處令人歎為觀止的景象。自從我本科學習地質學以來,我就讀到過這個地方,它一直有一種近乎神秘的吸引力。在我的祖國南非,我參觀了一些令人驚歎的地方,包括奈米比亞的魚河峽谷,這些地方本應讓我為即將看到的情景做好準備。它有時被稱為“迷你大峽谷”,揭示了超過十億年的南部非洲地質歷史。
但與三月那個早晨展現在我眼前的巨大奇觀——大峽谷相比,魚河峽谷不過是地面上的一道裂縫。2月26日是大峽谷國家公園正式命名100週年紀念日,它是美國第15個此類公園。自1919年以來。但在那之前的幾個世紀裡,無數的遊客來到亞利桑那州北部,欣賞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遺址,它記錄了地球上近二十億年的地質歷史。
值得慶幸的是,像西奧多·羅斯福和伍德羅·威爾遜總統這樣的有遠見卓識的人士能夠保護該地區,讓當代人能夠欣賞、驚歎和研究這些色彩斑斕的岩層,這些岩層揭示了該大陸的大部分地質歷史。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驚歎大峽谷的壯麗——近300英里長,最寬處達18英里,深度超過一英里。他們在著名的觀景點(如沙漠景觀和亞瓦派點)停留,沿著邊緣徒步旅行,並參觀地質博物館的地質展覽;少數人甚至冒險進入峽谷本身——可能沿著南凱巴布或光明天使步道下降數百或數千英尺。許多遊客意識到他們正在觀察時間的深淵,但他們真的能體會到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超過18億年的地質歷史——幾乎佔地球歷史的三分之二。岩石跨越的時間從峽谷最深處20多億年前到邊緣約2億年前。
誠然,它們並沒有記錄這段歷史的所有細節。有一些空白——地質學家稱之為不整合面,或者地質歷史記錄缺失的時間段。但我們不要在細節上吹毛求疵。站在大峽谷的邊緣,凝視著一層又一層的岩石,是一種精神體驗。
大峽谷確實是一個特殊的地方,一個因其基本科學價值而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地點;一個擁有無與倫比的美麗、令人歎為觀止的景色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一生中至少體驗一次這個巨大的峽谷。但對於地質學家來說,這是一次朝聖,一個“感受”地質學、沉浸在科學榮耀中的地方。
每年有超過500萬人參觀國家公園。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峽谷列為世界遺產。自2002年以來,我已經多次訪問該遺址,其中一次是乘木筏在科羅拉多河上漂流了九天,科羅拉多河咆哮的河水幫助雕刻了大峽谷的岩層。我希望以後能多次訪問。這對我的(地質)靈魂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