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漂亮的外表:腦部掃描顯示一種疾病如何導致個體認為自己丑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儘管生活在一種痴迷於外表完美無瑕的文化中,但大多數美國人對自己的身材和麵容都有相對現實的認知——包括瑕疵、贅肉等等。然而,大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人口患有一種公認的心理疾病,稱為軀體變形障礙(或 BDD),這導致他們專注於他們認為讓自己看起來令人厭惡的身體缺陷。這種傾向可能導致一些人進行極端和頻繁的整形手術,甚至自殺。

一項新的研究使用腦部掃描來觀察患者在觀察面孔(包括他人和自己的面孔)時大腦是如何工作的。發表在2月1日線上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學文獻》上的結果表明,患有 BDD 的人似乎會糾纏於細節,並暗示與強迫症存在關聯。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新的病例對照研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來研究 33 人(17 名對照組受試者和 16 名 BDD 患者)在觀察自己和一位熟悉的名人的照片時的大腦活動。之前的研究和臨床觀察發現,患有 BDD 的人傾向於“主要關注他們外貌的細節,而忽略整體或構型的方面”,研究人員寫道。

因此,根據這一線索,研究人員(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的傑米·福斯納領導)向受試者展示了標準照片以及經過修改的版本:一張只保留細節的版本,另一張只保留基本的、模糊資訊。

儘管這項研究規模較小,但研究人員發現,患有 BDD 的人和對照組個體在看到影像時,大腦的反應存在明顯差異。掃描分析顯示,“患有 BDD 的個體在觀察自己的面孔時,大腦啟用模式異常,對於[模糊]面孔,初級和次級視覺處理區域表現出過度活躍,對於[正常]面孔,額紋狀體系統表現出過度活躍,”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專注於細節而犧牲“從構型或整體上理解細節的能力”的傾向可能是疾病的根源,並且“表明面孔的一般活動模式異常”,研究人員寫道。

這些影響的嚴重程度似乎與患有該疾病的人的 BDD 症狀程度相關。

科學家報告說,這些認知模式代表了“BDD 和強迫症之間功能神經解剖學可能相似的初步證據”。

圖片由 iStockphoto/Opla 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