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冠狀病毒危機對全球市場造成巨大損失,官員們越來越頻繁地對食品供應發出警報。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託雷羅·庫倫警告說,“曠日持久的疫情危機可能會迅速給食品供應鏈帶來壓力,食品供應鏈是一個複雜的互動網路,涉及農民、農業投入品、加工廠、航運、零售商等等。航運業已經報告因港口關閉而導致速度減慢,物流障礙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擾亂供應鏈。”
他強調,與“2007-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不同,這次短缺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將食物送到需要的地方。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技術可以帶來巨大的改進,並有助於預防此類災難性影響。
在劇變中利用資料
與任何供應鏈一樣,將食物從種植者和生產者送到您餐桌上的系統都涉及依靠資料執行的全球網路。從供應商到分銷商、倉庫、運輸商等等,每個人都需要知道對各種食品的需求如何變化、生產了多少、運往何處、何時到達等等。
正在發生的中斷程度難以想象。一些種植者和供應商面臨困境,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勞動力因 COVID-19 而受到限制。另一些人則供應充足,但運輸網路更加有限,因此他們最終不得不處理掉完全完好的食物——甚至將新鮮蔬菜變成肥料。而在包裝食品方面,一些通常從一個國家運到另一個國家工廠的配料突然無法運達,因此工廠正在爭先恐後地從其他地方採購配料。
與此同時,一些在供應鏈中發揮主要作用的公司至少已將其部分精力轉向幫助建造或運輸目前急需的非食品物品,例如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的裝置。以亞馬遜為例,在疫情爆發之前,越來越多的顧客在那裡購買雜貨。
顧客的需求也發生了轉變。例如,人們不再偏好特定品牌的某些商品,而是準備接受任何品牌的任何尺寸的類似食品。整個供應鏈都需要調整。
認知技術與供應鏈
對於許多公司已經捉襟見肘的員工來說,每天處理這一切實在負擔過重——尤其是由於裁員和缺勤導致團隊規模縮小的情況下。
認知技術可以提供幫助。正如德勤定義的那樣,認知技術是“人工智慧的產品”,它“能夠執行只有人類過去才能完成的任務”。
當認知技術應用於食品供應鏈時,即使交易發生變化,全球範圍內的交易也會被即時跟蹤。所有這些資料都會被即時合成,以便企業獲得所需的資訊,並可以據此進行即時更改。
例如,如果某個供應商無法生產通常供應的牛奶,另一個供應商可以立即增加產量,並且所有其他供應商都可以看到該資訊。物流也是如此。如果貿易限制、人員短缺或其他因素阻止運輸商提貨和交付食品,另一個運輸商可以立即知道這一點並接手這部分業務。
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整個鏈條中的企業允許將其資料載入到雲端的單個位置,在那裡,資料由我們稱之為認知自動化的技術即時處理。此過程還包含其他資訊,例如天氣預報、港口或運輸路線的變化等等。(我們公司是向某些行業提供此類技術的眾多供應商之一。)自動化流程將關鍵資訊傳送回鏈條中的每個人,以便他們清楚地瞭解情況。
許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已經表明這些技術的前景廣闊。在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在汽車行業進行了三項案例研究,發現“如果公司考慮認知自動化並制定認知自動化戰略,將具有巨大的競爭潛力。這在批次定製和[全球化]的世界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合作過的公司之一強生公司表示,這種技術可以幫助建立一個“真正出色、自動駕駛的自動化系統”。當然,它並不完美。但透過機器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以降低錯誤率並提高效率。
把它想象成一個管絃樂隊。一些通常演奏某些樂器的人突然無法到場,但有其他人隨時待命,可以頂替他們的位置。認知自動化可以像指揮一樣,讓每個人立即就位,使用相同的樂譜,確保他們可以和諧地合作演奏。
食品供應商越快利用認知自動化的力量,每個人的未來就會越安全、越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