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儘管醫學不斷進步,全球獲得改良產科護理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世界衛生組織 (WHO) 正在進行的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對於母親和嬰兒來說,手術分娩仍然風險較高。
該調查的一份新報告今天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線上發表,報告發現,在亞洲(包括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只有在醫學建議的情況下,剖腹產才能降低母親和嬰兒發生重大併發症的風險。另一方面,選擇性手術分娩會使兩者都面臨更大的風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報告的作者總結說:“只有當有醫療指徵可以改善母親或嬰兒的結局時,才應進行剖腹產。” 剖腹產建議的常見原因包括既往剖腹產、頭盆不稱(當嬰兒的頭部無法透過母親的骨盆開口)和胎兒窘迫。
在研究的九個國家(柬埔寨、中國、印度、日本、尼泊爾、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中,分析的 107,950 例分娩中,超過四分之一 (27.3%) 是剖腹產,而在手術率最高的中國,調查中近一半 (46.2%) 的分娩是剖腹產。報告稱,與自然陰道分娩相比,這些手術會增加產婦死亡、嬰兒死亡、入住重症監護病房、輸血、子宮切除術或髂內動脈結紮術(以控制盆腔出血)的風險。
但這些風險不一定已被大眾甚至醫學文化所吸收。作者報告說,全球許多國家的剖腹產手術率都在上升,在一些國家,它們“已達到流行的程度”。在研究的國家中,中國無醫療指徵的剖腹產率最高,為 11.7%;研究設施的總體比率為 1.9%。
大多數剖腹產(佔分娩的 15.8%)是在分娩開始時進行的,而不是在分娩開始之前。但作者發現,這些較晚進行的手術(選擇性手術 (0.5%) 和醫學必需手術 (15.3%))也帶來最大的不良後果風險。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系的張葉聲和新加坡 KK 婦女兒童醫院的郭建樹在隨報告發布的評論中稱,研究結果“令人驚訝和不寒而慄”。他們寫道,研究結果“應該幫助我們優先考慮減少不必要的分娩干預的策略”。“當有指徵時,醫療干預並沒有什麼錯,但對於那些仍然傾向於認為剖腹產是無害選擇的人來說,他們需要冷靜地審視反對不必要剖腹產的證據。”
調查人員能夠分析 2007 年至 2008 年間在 122 家參與調查的醫院中報告的分娩病例的大約 96%,調查時間為兩到三個月。設施位於每個國家的首都城市和兩個隨機選擇的地區。為了符合調查資格,醫院每年必須分娩至少 1,000 名嬰兒並進行剖腹產手術,因此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因此,結果不能推廣到較小的設施”或整個國家。
儘管剖腹產與風險增加有關,但在研究中,沒有母親或嬰兒在醫院出院前因選擇性剖腹產而死亡。事實證明,最危險的分娩方式是陰道手術分娩,其中包括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器輔助分娩,這種情況較為罕見,僅佔分析的分娩的 3.2%。
研究結果證實了世界衛生組織 2006 年在《柳葉刀》上釋出的先前報告,該報告分析了拉丁美洲各種分娩方法的比率和安全性,調查人員發現“剖腹產率的提高不一定會改善結局,並可能與傷害有關”。作者總結說,將這兩份報告放在一起,為“避免不必要剖腹產的建議提供了強有力的多區域支援”。
作者指出,手術分娩也比自然陰道分娩需要更多的資源。特別是在資金、醫生或適當裝置更有限的國家,不必要的剖腹產可能會耗盡資源,而這些資源本可以用於改善母親和嬰兒健康的病例。
剖腹產手術團隊工作照,由維基共享資源/Bobjgaliando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