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倒計時:儘管對條約存在疑慮,2009年仍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關鍵一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從奧巴馬政府二月份承諾投入 700 億美元,以提高美國對風能、水能和太陽能的依賴(更不用說混合動力汽車),並透過《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到12 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氣候會議結束,今年有望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開發和應用的關鍵一年。關鍵在於,2009 年可能成為綠色革命獲得實質性進展的時刻,這要歸功於政治和財政支援的增加,或者由於權力爭奪和錯誤政策而錯失巨大機遇的時刻。

圍繞著旨在取代 2012 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的擬議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條約 (pdf) ,爭議不斷。《華爾街日報》週三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澳大利亞人報》的專欄作家珍妮特·阿爾布雷克特森批評該條約“錯綜複雜”。她引用了英國的克里斯托弗·蒙克頓勳爵本月早些時候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伯特利大學發表的演講,他在演講中警告說,該條約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跨國“政府”,有權直接干預所有簽署擬議的哥本哈根條約的國家的金融、經濟、稅收和環境事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即使哥本哈根會議及其擬議措施並未受到樂觀對待,但增加可持續能源的使用和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的運動正在進行。在 11 月號的《大眾科學》中,研究人員馬克·Z·雅各布森和馬克·A·德盧奇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即到 2030 年透過風能、水能和太陽能資源提供全球所有能源。事實上,研究人員在他們的文章中指出,如果地球完全由風能、水能和太陽能資源供電,全球電力需求將下降約三分之一(從 16.9 太瓦降至 11.5 太瓦),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電氣化是一種更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文章包含一個由 FlypMedia.com 建立的互動資訊圖,以說明雅各布森和德盧奇的計劃。

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的可再生能源裝置繼續向前推進。丹麥的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Vestas Wind Systems A/S)週三宣佈,墨西哥瓦哈卡州胡奇坦德薩拉戈薩的聖多明各德英尼奧市計劃到 2010 年底安裝 51 臺 2.0 兆瓦的風力渦輪機 (pdf)。雖然僅此一項計劃安裝並不算多,但此前上個月訂購了 60 臺 1.65 兆瓦的維斯塔斯渦輪機,用於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特尼的風力發電專案 (pdf),以及 8 月份 Eufer(義大利 Enel Green Power 和西班牙 Union Fenosa 的合資企業)訂購的 24 臺 1.8 兆瓦渦輪機,將放置在西班牙各地的三個地點 (pdf)。

圖片來源:©iStockphoto.com/ 肖恩·洛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