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會使海豚失聰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進入地球大氣層,海洋正變得更酸性。事實上,這種酸化已被歸咎於各種問題,從殺死珊瑚到幫助藻類,甚至使魚類耳骨增大。但根據一篇新的論文,海洋化學的變化也可能正在改變深海的聲學環境,該論文於週日線上發表在Nature Geoscience雜誌上(大眾科學是Nature Publishing Group的一部分),這使得依賴聲音在水深處導航的動物們所處環境更加嘈雜。 

“目前,海洋酸化最受爭議的負面影響是鈣化率降低,”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海洋與地球科學技術學院的Tatiana Ilyina領導的研究人員寫道。“然而,海洋酸化一個較少被預料到的後果是其對水下聲音吸收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由於海洋水域變得更酸性——這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吸聲化學物質(如硫酸鎂和硼酸)的濃度下降,這意味著噪音,特別是低頻隆隆聲(高達5000赫茲),傳播得更遠。

研究人員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世界海洋的模型發現,在未來三個世紀內,高緯度和深水區的聲音吸收可能會下降約60%。再加上來自人類海洋活動的更多低頻噪聲,如建築、航運和聲納,對於許多深海居民來說,就會形成真正的嘈雜聲。

“我們預測,在二十一世紀,在某些經歷工業活動產生的大量輻射噪聲的地區,該頻率範圍[100至10赫茲]內聲音的化學吸收將幾乎減半,”作者總結道。 

一些低頻噪音自然是由海面上的波浪和降雨以及動物自身造成的。但是,作者指出,“高水平的低頻聲音對海洋生物有許多行為和生物學影響,包括組織損傷、鯨類大規模擱淺和海豚暫時性聽力喪失。”

當然,增加的聲音傳播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某些動物的聽覺敏銳度,使鯨魚的交流傳播得比現在更遠。作者指出,有證據表明,“海洋物種已經適應了不同程度的噪音”,但“對於許多海洋哺乳動物來說,在重要頻率範圍內增加遠端聲音傳播的後果尚不清楚。”

圖片由iStockphoto/PeeBee23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