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機電工程旨在消除“殘疾”的整個概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休·赫爾的使命是,在描述需要某種幫助才能完成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任務的人時,從我們的詞彙中消除“殘疾”一詞。週四在 創意節 上聽赫爾演講,不難相信他會成功。

赫爾的可信度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作為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 生物機電工程組 的主任,他率先開發了先進的假肢和 外骨骼 等技術,用於幫助肢體缺失或受損的人。作為一名雙腿截肢者,赫爾是測試其許多創造物的最佳人選。“我基本上是膝蓋以下的螺母和螺栓,”他在創意節的演講中指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意識到技術具有治癒能力,就我而言,還具有增強能力,”赫爾說,1982年,他在新罕布什爾州華盛頓山深雪中被困四天後,雙腿在膝蓋以下15釐米處被截肢。“想象一下,一個如此先進的世界,截肢者可以比擁有生物肢體的人跑、跳和跳躍得更好。”

為了幫助自己和其他遭受生物肢體喪失痛苦的人,赫爾建立了一門學科,他稱之為“生物機電工程”,即研究和設計將機械和電子技術與生物系統相結合的方法。“到21世紀末,我們將基本消除殘疾,”他補充道。

赫爾談到了未來計算機將被更自然的介面所取代,這些介面用於控制連線或植入人體的技術。他對 增強身體機能的外骨骼 和改善認知功能的嵌入式晶片的描述,並沒有達到 雷蒙德·庫茲韋爾關於即將到來的“奇點”的預言 的程度,在“奇點”中,人類和機器變得無法區分,但他確實預見到人類和技術將處於更加共享的連續體中。這可能包括一套外骨骼腿,使人能夠以相當於步行的力氣跑到工作地點,然後在回家通勤前脫下外骨骼。

任何型別的增強——無論是擴充套件我們行動能力的汽車、增強我們溝通能力的手機還是增強我們記憶力的計算機——起初都令人恐懼,但很快它們就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說。

赫爾說,即使有可能,他也不希望他的生物肢體恢復。“這些是我的創造,”他指著他的假肢小腿說。然後他開玩笑說,“此外,我可以升級。當我八十歲時,我走路會比一個18歲的年輕人更省力,平衡感更好。”

在他的演講中,赫爾還承認正在進行許多專案,以幫助解決各種其他型別的殘疾。這包括 麻省理工學院情感計算實驗室 的羅莎琳德·皮卡德和拉娜·埃爾-卡柳比正在進行的工作,以幫助 自閉症患者更好地理解 與他們互動的人的情緒狀態,然後做出相應的回應。

創意節上的休·赫爾圖片,由拉里·格林邁爾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