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變慢了還是病人病得更重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人們去醫生辦公室的次數越來越頻繁,而且就診時間也比九年前更長。那麼,醫療水平提高了,還是人們只是需要更多的醫療關注?《內科醫學檔案》上一篇新論文的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後者的可能性更大,該論文於週一線上發表。

該論文的作者,來自波士頓馬薩諸塞州退伍軍人流行病學研究和資訊中心的莉娜·陳、威爾頓·法威爾和阿希什·賈寫道:“美國醫療保健系統最緊迫的兩個目標是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和降低成本。” 為了瞭解初級保健醫生是否為了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而使自己過度勞累,研究人員研究了九年期間超過 46,000 例成人初級保健醫生就診病例(資料來自美國國家門診醫療保健調查)。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作者報告說:“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普遍認為的醫生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減少或醫療質量下降。”

截至 2005 年,成人初級保健醫生的年就診量為 3.38 億次,比 1997 年增加了 10%。患者每次就診平均獲得醫生 20.8 分鐘的時間,高於 1997 年的 18 分鐘。醫生在給出常見醫療診斷方面也花費了更多時間。例如,接受關節炎診斷的患者在 2005 年的就診時間比 1997 年長 5.9 分鐘。

作者寫道:“儘管醫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效率可能會降低,但就診時間增加更可能是因為照顧年齡較大和病情較重的患者需要更多資源或時間。”

然而,對於所有患者而言,醫生就診並非一視同仁。包括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者在內的少數族裔與醫生的面對面交流時間仍然較少。老年人、新患者以及看普通內科醫生(而不是全科醫生)的患者獲得了更多時間。

作者寫道,儘管看初級保健醫生的次數略有增加且更頻繁,“我們發現在此期間美國人獲得的醫療質量總體上僅有 modest 的提高。”

在幾乎相同的時間(1995 年至 2003 年),初級保健醫生的淨收入也下降了約 10%。醫生與患者互動的持續改進可能需要透過對更長的就診時間進行額外報銷來激勵;作者指出,應該使用更高效的技術,例如電子病歷。

沒有提及在門診就診期間,患者詢問某種藥物是否“適合他們”會佔用多少時間。1997 年批准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藥品電視營銷(根據2007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其支出每年增加 10%。

圖片由 iStockphoto/sjlocke 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