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展示:惠特尼博物館的演算法藝術

一場新展覽回顧了這令人驚訝的穩健流派的半個世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個雕塑感覺很熟悉,儘管這是我們第一次相遇。一英寸的混凝土立方體呈鋸齒狀混亂地排列,時而密集地堆積,時而散開,衝向開放空間。它類似於一個無限的三維俄羅斯方塊遊戲,但這並不能解釋它的怪異之處。雖然我以前沒有見過這種確切的形狀,但我知道它的模式:這種看似隨機的立方體序列是由隨機遊走演算法的規則決定的。

破碎的體積(10升)中,10升混凝土被製成610個立方體(假設在製作這件作品時沒有混凝土灑出來),其中每個立方體相對於前一個立方體隨機定位。隨機遊走變體在自然現象的解釋中非常常見,描述了從粒子反彈和聚合物纏結到醉酒的水手從路燈下蹣跚而行的所有事物。每次遊走都是獨特的,但由於控制其形成的共同規則而具有可識別性。

在一個引人入勝的轉折中,破碎的體積的規則也是其自身的破壞。由於沒有與結構穩固性相關的約束,這個笨重的作品在安裝過程中在一個狹窄的點斷成了兩半。粗糙的斷裂面在其他光滑的面和直角中清晰可見。規則集,例如那些控制——和破壞——破碎的體積的規則,在紐約市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新展覽中貫穿始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切尼·湯普森,生於 1975 年:破碎的體積(10 升),2014 年。圖片來源: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程式化:藝術中的規則、程式碼和編舞,1965-2018”具有人們對過去半個世紀演算法藝術調查所期望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多樣性。這裡有一幅用抽象的網路瀏覽器螢幕截圖編織而成的掛毯,三個聊天機器人互相要求講故事,以及一個經典的超級馬里奧兄弟遊戲被剝離到只剩下漂浮的雲朵。這裡有由AT&T貝爾實驗室的長期駐場藝術家莉蓮·施瓦茨程式設計(在某些情況下是手工著色)的開創性計算機生成電影。約瑟夫·阿爾伯斯的標誌性幾何絲網印刷作品以相同的排列方式組合顏色,以探索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房間對面播放著一個諷刺專案的影片,該專案將HTML十六進位制三元組顏色分配給膚色,作為一種種族“驗證系統”。

展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了基於規則的概念藝術,然後重點介紹了電視和其他基於螢幕的作品中的程式設計。來自不同年代的作品相互穿插,不僅捕捉主題,還捕捉到呼應感。索爾·勒維特在第一部分中以牆繪#289中宏偉的第四堵牆的演繹而佔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名字——第四堵牆:從中心點延伸出24條線,從每條邊的中點延伸出12條線,從每個角延伸出12條線——既是標題,又是指令,又是藝術作品。

為了展出牆繪,安裝人員必須遵循並解釋這些指令。因此,每個勒維特牆繪的安裝都是獨一無二的:由牆的大小和比例以及選擇(在本例中是角度和線長)決定。在鄰近的牆壁上,與第四堵牆幾乎匹配的從地板到天花板的尺寸,是兩個引人入勝的軟體生成的影片投影,它們根據一組程式化的、類似勒維特的規則緩慢演變。

白南準(1932-2006):磁鐵電視,1965 年。改裝的黑白電視機和磁鐵。圖片來源:白南準遺產

展覽的明星是白南準的紀念碑式影片裝置。世紀末II高14英尺,長40英尺,佔據了空間的主導地位,直達天花板,並在大廳中呈強烈的對角線分隔。世紀末II最初是為1989年惠特尼展覽創作的,自那時以來首次以全尺寸展出。它佔據了中心舞臺,是人們進入時首先看到的東西,其閃爍的光芒和轟鳴的音訊瀰漫在整個畫廊中。錄製的電視節目片段,包括舞蹈演員和大衛·鮑伊,與藝術影片拼接在一起,並在207臺不同尺寸的電視機上展示。這些電視機被排列成塊,播放獨立的影片頻道。

為了增加視覺狂潮的複雜性,一個區塊中的每臺電視機都可以重複相同的影像,或者一個區塊可以閃爍一個單獨的大影像——有時是倒置或側向——單個電視機像畫素一樣工作。效果令人難以置信且無法逃避,身臨其境且接近感官超載。當從下方經過時,人們可以注意到腳手架和眾多迴圈風扇,這些風扇是支撐和冷卻一堵連續執行的陰極射線管牆所必需的。

白南準的一件更微妙的作品位於鮑伊咆哮的龐然大物後面。一塊巨大的馬蹄形磁鐵棲息在一臺17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頂部。在螢幕上,一個映象拱形從磁鐵的磁極發出:由精細的平行線組成的發光表面,彎曲、扭曲和重疊,以驚人的方式可視化了磁場。淡藍色的場溫和地脈動,賦予磁鐵電視一種栩栩如生的快速感,這與其靜態元件相悖。這件作品具有某人在家庭實驗室中修修補補的方面,將內部工作原理從呆板的傳統用途中解放出來。與這一概念一致,當最初展示時,觀看者可以移動磁鐵並操縱磁場影像。今天,惠特尼的牆壁文字懇求好奇的觀看者:“請勿觸控。”

在附近,另一臺改裝過的電視機,這臺稍大一些,並裝有長長的兔耳朵天線,字面上暴露了其內部工作原理。對於推力,厄爾·雷巴克拆卸了一臺電視機——“拆下並清空了陰極射線管”並“刮掉了”螢幕上的熒光粉層——然後重新組裝起來。最終效果令人著迷,將觀看者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屏幕後面的空間深度,即通常關注的平面。雷巴克在螢幕上留下了一幀原始的熒光粉層,以便觀看者同時看到閃爍的藍色螢幕影像和射線管的跳動深度及其新增的油漆線。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剖面圖和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藝術品,散發出接近紫外線-紫色的光芒。

規則提供了結構和限制。規則是科學家熟悉的,例如,我們構建知識和控制變數的方式。但它們是一種跨學科的開源方法。在“程式化”中,藝術家玩弄和試驗演算法和技術,在限制範圍內工作,但實現的效果大於其程式碼或指令的總和。在這個展覽中發揮作用的二元性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樣可分離。只承認一種解釋將是簡化的;看到兩者都是美麗的。

“程式化”展覽在惠特尼博物館展出至 2019 年 4 月 14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