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影響力的報道的未來,這些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日本政府準備花費大約 2 萬億日元建造一座 1 吉瓦的軌道太陽能發電站;本週,三菱和其他日本公司也已簽約加入,以推動這項工作。這座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將配備約四公里長的太陽能電池板,可能採用超高效的 Spectrolab 產品,但更可能使用三菱或夏普等國內供應商的產品。該發電站將在地球上方約 36,000 公里的軌道上執行,並透過微波或雷射束傳輸電力。
好處是?空間太陽能發電站永遠不會脫離陽光照射,因此可以持續不斷地生產太陽能。缺點呢?根據日本科學省的資料,發電站僅能為大約 30 萬個日本家庭提供電力,而價格卻高達 210 億美元(根據維基百科和中央情報局的世界概況,日本約有 1.27 億人口,約 4700 萬戶家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計劃在 2030 年前在太空部署一套系統。
第一步將是發射一顆測試衛星,這顆衛星將收集太陽能並將其傳輸回地球,可能在 2015 年。地面測試已經表明,部分太陽能(180 瓦)可以成功傳輸。
在美國,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空間太陽能就已在美國的規劃之中。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已承諾從 Solaren 公司正在開發的計劃中的200 兆瓦空間太陽能發電站購買電力。
但美國政府對空間太陽能的態度喜憂參半。儘管 NASA 在過去幾十年中花費了約 8000 萬美元,但這種替代能源在公共資金的支援下,仍未取得任何進展。其他政府機構估計空間太陽能的成本為每兆瓦 10 億美元——這使其成為迄今為止在任何太陽能系統中發現的最昂貴的能源。
圖片:藝術家效果圖,由USEF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