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這是一個來自全球各地的演講者旨在未來兩天在哥倫比亞大學探討的問題。地球研究所的兩年一度的會議今天開幕,我們可以期待來自以下方面的最新訊息:科菲·安南關於非洲“綠色革命”(解讀為現代農業技術,如化肥)的進展,這項技術在馬拉維取得了一些成功,以及約翰·麥克阿瑟,他共同領導地球研究所自己的千年村莊專案。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負責人揚·埃格蘭談到我們這個時代和平的前景(從來都不樂觀),以及斯坦福大學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專案主任大衛·維克托談到諸如稱職的司法機構或廉潔的電力部門等機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今晚將舉行一場辯論,討論這個國家——美國——仍然是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是否會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接下來是明天:可持續能源取代世界上最貧困人口的糞便、木柴和其他能源,以及關於北極正在發生的快速變化的報告,包括今年九月創紀錄的海冰融化(這對那些國家構成威脅:北極熊)。這是完整的議程。如果這份清單上的任何內容引起您的興趣,他們正在這裡進行網路直播(您需要註冊)。歸根結底,這是傑夫·薩克斯的秀。作為地球研究所的負責人、《大眾科學》雜誌的專欄作家以及全方位的發展專家(這意味著並非沒有爭議),薩克斯畢生致力於論證看似棘手的貧困等問題可以用低成本解決。在他的開幕詞中,他稱之為“為期兩天的關於地球狀況,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頭腦風暴”。“真實的人,真實的地點,真實的解決方案”:這是會議的標語。我們最好得到它們,因為許多人預測我們可能正在接近——或已經超過——重大變化的臨界點。當然,上次迭代中涵蓋的許多內容,上次由《大眾科學》主編約翰·倫尼在此處報道過,但尚未得到解決。例如,會議是“碳中和”的——但這有點不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他們為所有飛來這裡的人種了一些樹嗎?)我保證會調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