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挽救一名患有心力衰竭的嬰兒生命的風險手術十四年後,英國的一個醫生團隊宣稱手術成功。 漢娜·克拉克(現年16歲)——她在嬰兒時期接受了捐贈心臟移植到自身心臟上的手術——在移植器官被移除三年後已完全康復,醫生們在今天《柳葉刀》線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聲稱。
“完全康復”指的是克拉克不再需要服用導致她患上一種名為愛潑斯坦-巴爾病毒相關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EBV PTLD)的免疫抑制藥物,作者報告稱,其中包括兒科心臟外科專家維克多·曾(Victor Tsang)和倫敦帝國學院心胸外科教授馬格迪·雅庫布(Magdi Yacoub)(兩人均領導了2006年2月的手術)。
克拉克的醫生們在幾年內如履薄冰:為了防止她的身體排斥捐贈的心臟而需要的免疫抑制藥物,同時也是導致她患上PTLD的原因。最終,他們決定移除捐贈的心臟,以便完全停止免疫抑制。
美國心臟病學會前任主席道格拉斯·齊佩斯(Douglas Zipes)告訴《赫芬頓郵報》,他們的成功“表明,如果給予機會,心臟確實可以自我修復”。 歐洲心臟病學會心血管外科小組主席米格爾·烏瓦(Miguel Uva)稱克拉克的病例為“奇蹟”,並補充說,患者的心臟自行好轉的情況非常罕見。
漢娜的父親保羅·克拉克向CNN描述了當時家人不得不做出的艱難決定:“如果她從未做過手術,她就不會在這裡。“最初,她有50%的機率無法完成手術。但在下一次手術中,機率甚至更大了,因為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但我們不得不承擔這個風險。”
《洛杉磯時報》有一張關於兩顆心臟如何協同運作的圖表。
圖片©iStockphoto.com/ 塔瑪拉·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