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透過破壞性生物損害原始珊瑚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新的太平洋偏遠島嶼海洋紀念區內,坐落著帕爾米拉環礁,它是地球上最後一片原始珊瑚礁之一,位於夏威夷以南約960海里處。或者說是接近原始狀態。 1991年,一艘100英尺長的延繩釣漁船——“惠豐1號”——在神秘的情況下在珊瑚礁上擱淺。 在那次沉船事故之後,一種破壞性的珊瑚藻物種——一種半珊瑚、半海葵的海洋生物——開始佔領珊瑚礁。

在隨後的幾年裡,該物種已經蔓延到覆蓋了近兩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儘管其密度隨著離沉船地點越遠而降低,最終在更未受干擾的區域完全消失。 然而,在沉船地點附近,這種Rhodactis howesii已經覆蓋了下方的珊瑚礁,殺死了它的珊瑚親戚。 它也出現在該區域的浮標附近。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野生動物獸醫蒂埃裡·沃克說:“它們非常具有攻擊性……並使用稱為‘清掃觸手’的特殊解剖結構,這些結構具有刺細胞。”他研究了這個問題。 “這些觸手用於殺死鄰近的生物,如珊瑚,以便佔領地盤。”

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什麼促成了珊瑚藻的入侵,儘管沃克和其他發現這種現象的科學家推測,可能是人造結構溶解出的鐵增加正在促進R. howesii的生長。 “然而,這種現象在所有太平洋島嶼的沉船事故中都沒有看到,”沃克指出。

解決方案? 將殘骸拖離珊瑚礁並拖入深海,儘管由於環礁的偏遠,估計成本高達300萬美元。 並且不能保證它會奏效。 可能已經有足夠數量的R. howesii就位,以確保它們在珊瑚礁上的蔓延,而無需任何干預。 “儘管如此,”沃克指出,“不作為肯定比採取行動更糟糕。”

圖片來源:Thierry Work / 美國地質調查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