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鼻烏鴉在實驗室製作鉤子(和其他工具),但在野外不製作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最初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未必反映《大眾科學》的立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訂閱,您將幫助我們繼續提供有影響力的深度報道,揭示塑造當今世界的科學發現和前沿思想。


烏鴉以其超常的智慧而聞名,新喀里多尼亞烏鴉更是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而備受矚目。 然而,烏鴉科的其他成員,如禿鼻烏鴉,在自然棲息地似乎並沒有這種使用工具的習性。 但英國劍橋大學和瑪麗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實驗室條件下,人工飼養的禿鼻烏鴉在面臨難題時,能迅速學會使用工具。

這項研究結果於本週早些時候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表明當食物充足時,鳥類即使不使用工具也能繁衍生息。 然而,在人為控制食物稀缺的情況下,它們完全能夠開始使用,甚至創造工具。

首席研究作者、研究生克里斯·伯德在一份宣告中說:“當在圈養條件下進行測試時,它們的能力可以媲美習慣性使用工具的動物,如黑猩猩……”。 眾所周知,黑猩猩會使用經過改造的樹枝來釣白蟻,甚至會用矛刺死叢猴等小型靈長類動物作為午餐。

這些鳥類開始使用研究人員留在鳥舍裡的石頭,傾斜管子內的平臺,從而釋放出美味的蠕蟲。 當在沒有石頭的測試籠中時,每隻鳥都會從相連的室外跑道上叼來一塊石頭使用。 當給它們一根棍子時,鳥類也選擇用它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當棍子太輕,無法透過掉落使其平臺塌陷時,鳥類會用它向下推入管子,並完成任務

禿鼻烏鴉還進行了“元工具”的使用,這意味著使用一種工具來啟用另一種工具的使用——在本例中,一塊大石頭(太大而無法放入管子)可以用來獲取另一塊大石頭(也太大)或一塊小石頭。 所有的鳥都在第一次嘗試時就用大石頭取到了小石頭。

最後,儘管沒有觀察到這些鳥類製造任何鑽頭或車床,但它們確實改造和創造了工具來獲取蠕蟲。 當給它們一根帶有側枝的棍子,側枝無法插入管子時,鳥類有效地折斷了這些礙事的枝條,使其能夠順利插入。 它們還能夠使用金屬絲鉤將食物桶從透明的管子中吊出來,並用直金屬絲製作鉤子(在此處觀看影片),這種才能以前只在新喀里多尼亞烏鴉身上得到過展示。

其他已知會使用工具的物種包括黑猩猩、猩猩、捲尾猴、海獺、埃及禿鷲、蒼鷺、啄木鳥雀,當然還有人類。

禿鼻烏鴉使用鉤子從管子中取出食物的圖片,由克里斯·伯德提供/劍橋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