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從極地鑽取的冰芯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氣候記錄,因為冰的成分和其中捕獲的氣泡相對原始地展現了古代的狀況。現在,一群日本科學家表示,同樣的技術也可能產生重大天文事件的記錄。
在最近發表於arxiv.org的一篇論文中,日本和光市理化學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科學研究中心的望月優子及其同事提出了南極冰芯記錄中一千年前的超新星或恆星爆炸的證據。2001年在南極洲東部的富士圓頂站提取的一個400英尺(122米)的冰芯顯示,硝酸根離子 (NO3–) 的濃度出現峰值,這與11世紀的兩個已知超新星相吻合:超新星 1006,以其被觀測到的年份命名,以及1054年的蟹狀星雲超新星。(當時遠東和中東的天文學家和占星家已經在對這類事件進行詳細記錄。)研究人員寫道,附近的超新星向地球傾瀉伽馬射線,這可以提高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水平,而這些水平可能會被記錄為冰中的硝酸鹽峰值。
日本團隊發現的第三個硝酸鹽峰值,年代為1060-1080年,可能是未被記錄的天文事件的標誌,作者們推測。一種被稱為軟伽馬射線重複源的奇異恆星遺蹟可能解釋了神秘的硝酸鹽升高,就像被雲層遮蔽或在當時的天文學家聚集的北半球根本不可見的超新星一樣。
作者指出,為獲取天文記錄而鑽探的概念是由弗吉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羅伯特·魯德和他的同事在1979年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的,但超新星和硝酸鹽峰值之間的聯絡仍然是推測性的。即使是這項新的研究,也需要更多的相關性來支援——為此,作者指出,目前正在對過去2000年的離子水平和已知的超新星進行全面的審查。
冰芯儲存照片由國家冰芯實驗室提供,透過維基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