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個“海王星外天體”,曾經被譽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於 1930 年 2 月在照片中得到證實。但是這個寒冷而遙遠的行星該叫什麼名字呢?對於一位 11 歲的英國女孩來說,這個名字顯而易見:冥王星,以神話中的羅馬冥界之神命名。
維內蒂婭·費爾(婚前姓伯尼),上個月在英國班斯特德去世,享年 90 歲。1930 年 3 月 14 日,報紙報道了這顆新行星,《紐約時報》寫道,那天她正與母親和祖父共進早餐。這位女孩建議將其命名為冥王星,她的祖父是牛津大學的一位退休圖書館員,他向那裡的一位天文學教授提到了這個名字,這位教授非常喜歡它,以至於他向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的洛厄爾天文臺發了一份電報,那裡是這項發現的誕生地。
年輕的費爾並不是唯一一個希望為太陽系最新成員命名的人。從阿特拉斯到宙斯,各種各樣的名字在天文學界流傳,一度看來,密涅瓦似乎會勝出(直到人們被提醒它已經是小行星的名字了)。
但在 1930 年 5 月 24 日,這顆新的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冥王星,部分原因是前兩個字母代表帕西瓦爾·洛厄爾,他假設了第九顆行星的存在,洛厄爾實驗室也因此而得名。
“我當然很激動,”費爾在2006 年接受 NASA 採訪時談到得知她的名字被選中時說道。不過,這位 11 歲的女孩並沒有為此失眠。“在那幾個月裡,我真的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了。”為了獎勵這個被選中的名字,她的祖父獎勵了她一張五英鎊的鈔票,她告訴 BBC,這種慷慨“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個名字的流行度激增,包括元素鈽(1941 年發現)以及,當然還有米老鼠的狗。後者,她在 2006 年告訴 BBC,曾是煩惱的根源。“現在已經令人滿意地證明,這條狗是以行星命名的,而不是反過來。所以一個人得到了證明,”她說。
那麼,費爾對 2006 年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有什麼看法呢?“在我這個年紀,我對[這場辯論]基本上漠不關心,”她那年告訴 BBC。“我想我還是更希望它仍然是一顆行星。”
她身後留下了她的兒子和一顆小行星,這顆小行星於 1987 年被發現,以她的婚前姓氏命名:6235 伯尼。
圖片由 NASA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