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在繪製海底地圖方面,雷射可以比聲納更好地捕捉精細細節。然而,雖然聲波擅長穿透緻密材料,但光波在真空中傳播效果最佳,這使得雷射難以穿透海洋的渾濁深處。
來自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海港分校海洋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認為,透過部署大量自動化機器人來完成這項工作,有可能克服海底雷射成像的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機器人協同工作,可以作為一個巨大的雷射成像網路,並提供更廣泛、更快速的海底覆蓋。這種方法可能有助於識別危及航運和軍事行動的物體(如水雷)。
該專案的首席研究員、佛羅里達州皮爾斯堡海港分校的助理研究教授Fraser Dalgleish表示,這些機器人雷射網路也可能為瀕危珊瑚礁棲息地的生態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Dalgleish解釋說,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正在開發計算機模擬模型,以確定海底雷射成像和資料通訊的最佳方法。變數包括水深、渾濁度和雷射成像技術本身的侷限性。
在一種可能的雷射聯網方案中,最靠近海底的機器人將用於照亮感興趣的區域。影像將被傳輸到一個位於較高水層的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像光調變解調器一樣,將影像資料中繼回水面上的船隻。在較淺的水域中,影像可以直接由掃描海底的機器人傳送到船隻。
國防部海軍研究辦公室在三月份向海港分校的科學家授予了 200 萬美元的撥款,用於研究這種方法。
圖片描繪了一種可能的水下雷射成像和通訊系統概念,由 Fraser Dalgleish/海港分校海洋學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