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獅子不久前曾在北美洲漫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一項發表在《分子生態學》上的新研究,大型獅子在距今13000年前仍在北美洲和歐洲漫遊。牛津大學動物學系古代生物分子中心的研究員兼研究合著者羅斯·巴內特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些古代獅子就像今天獅子的超大型版本,體型大25%。”研究表明,這些已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與今天獅子的親緣關係比與北美洲的美洲虎或其他現存同類更近。

為了追溯這些可怕貓科動物的基因樹,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北半球各地——從德國到懷俄明州——的化石DNA。他們發現,生活在歐洲和阿拉斯加的更新世時期(180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獅子比生活在北美洲更南部的獅子親緣關係更近。牛津大學研究團隊透過指出白令陸橋來解釋這一點,白令陸橋在上一個冰河時代連線了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使得這些貓科動物能夠從歐亞大陸遷徙到北美洲。冰蓋後來切斷了從加拿大育空地區向南的路徑,隔離了南部的種群,並最終使其在基因上變得截然不同。

但是,在苔原上捕獵數萬年後,獅子與猛獁象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一起,在大約13000年前滅絕。“我們仍然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這場大規模滅絕,”牛津大學野生動物研究保護部門的研究員兼研究合著者野比·山口在一份宣告中說,“儘管早期人類可能以某種方式參與其中。”

加利福尼亞州已滅絕獅子頭骨影像(上圖),阿拉斯加州已滅絕獅子頭骨影像(中圖)和非洲現代獅子頭骨影像(下圖);由野比·山口/牛津大學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