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且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約翰·馬多克斯曾在《自然》雜誌擔任編輯,分兩個時期,幫助改造了這份有影響力的期刊,昨天在威爾士阿伯加文尼去世,享年 83 歲。據他的女兒,《倫敦時報》的專欄作家布龍溫·馬多克斯稱,死因是髖部骨折後累積的心肺問題。
在漫長而多樣的職業生涯中,馬多克斯曾在《曼徹斯特衛報》(現簡稱《衛報》)擔任科學記者,並在曼徹斯特大學擔任物理學講師。但《自然》雜誌的編輯工作(1966–1973 年,1980–1995 年)“感覺就像他的一生,”馬多克斯說。
“他熱愛科學,並且總是談論科學,”她說。“他對科學非常熱情。他是一名物理學家,並且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生物科學,但我認為他的內心仍然停留在物理學。”
他首次在《自然》雜誌任職(該雜誌與《大眾科學》同屬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標誌著該雜誌開始擴充套件到專業刊物,因為《自然-新生物學》和《自然-物理科學》的創刊是為了補充旗艦出版物。如今,包括《自然-醫學》和《自然-奈米技術》在內的眾多專業期刊均由自然出版集團出版。
馬多克斯在雜誌的第二次任期使他捲入了一場著名的衝突。1988 年,《自然》雜誌發表了法國免疫學家雅克·本維尼斯特的一篇論文,聲稱水即使在所有生物分子都被有效稀釋後,仍能保持生物活性——證明了所謂的“水的記憶”。(這些原理已被用於驗證順勢療法藥物的所謂益處——稀釋劑的意外有效性。)
該雜誌刊登了一篇隨附的社論,警告讀者不要輕信本維尼斯特的說法;然後,馬多克斯帶著魔術師兼懷疑論者詹姆斯·蘭迪和科學欺詐調查員沃爾特·斯圖爾特前往本維尼斯特的實驗室,在那裡他們觀察了實驗。這三個人撰寫了一篇後續評論,駁斥了這項研究,稱其“統計控制不佳,沒有做出實質性努力來排除系統誤差,包括觀察者偏差,並且其解釋含糊不清。”
馬多克斯的女兒說,本維尼斯特事件是他職業生涯中的一個決定性時刻。“他為此冒險,而且是對的,”她說。“他喜歡爭議。他不怕出頭露面。”
馬多克斯於 1995 年被授予爵士爵位,並於 2000 年被任命為皇家學會榮譽院士。他的遺孀是傳記作家兼記者布倫達·馬多克斯,以及四個孩子和兩個孫子。
照片 圖片由古斯塔夫·阿道夫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