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勒探測器開始搜尋宜居世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開普勒探測器,於三月份由 NASA 發射,旨在尋找地球的“表親”——那些圍繞其他恆星執行並具有生命適宜條件的行星——現在已開始工作。 該探測器已就位,在繞太陽執行的軌道上尾隨地球,並已完成儀器的調整

“現在好戲開始了。”NASA 艾姆斯研究中心(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莫菲特菲爾德)的開普勒首席研究員比爾·博魯奇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都非常興奮能開始整理資料並發現行星。”

在接下來的三年多時間裡,開普勒將用其類似攝像機的“眼睛”對準 10 萬顆恆星的區域,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仔細監測它們的亮度。如果開普勒視線範圍內有行星在軌道上執行,那麼恆星亮度的週期性下降將暴露它們的存在。

雖然一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即一顆軌道週期約為一年的行星——可能需要開普勒任務的大部分時間才能最終確定,NASA 表示,軌道更緊湊的更大的氣體巨星,即所謂的“熱木星”,最早可能在明年宣佈。這種炎熱、巨大的行星已經被大量發現,但開普勒很可能成為第一個在太陽系外發現真正宜居世界——不太熱,也不太冷——的探測器。

開普勒的藝術家構想圖,以及其視野地圖:NASA/JP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