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 聚變專案面臨更多延誤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世界將不得不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 выяснить 核聚變 是否會成為可行的 替代能源 來源,看起來是這樣。據 法新社 (AFP) 報道,耗資數十億美元但尚未建成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 (ITER) 的中心實驗可能要到 2026 年才能開始,比最近的時間表指示的晚了五年。

ITER 團隊已在法國卡達拉舍(馬賽附近)的測試場地破土動工,該場地將執行一個比“最初設想的規模要小”的反應堆,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昨天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

儘管施工計劃於今年開始,但等離子體驅動的實驗要到 2018 年才會開始——而且這些實驗將比計劃的要輕,字面意義上的輕(使用氫而不是更重的氚和氘,後者將不得不等到 2026 年)。雖然聚變氫更容易,但氘-氚反應已被證明是實驗室實驗中最“有效”的(意味著在最低溫度下釋放的能量最多),因此它是目標組合。溫度仍然需要達到約 2.7 億華氏度(1.5 億攝氏度)才能使反應開始。

聚變——與我們的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相同——使用熱等離子體融合原子,而不是像裂變那樣分解原子,或者像冷聚變那樣在室溫下連線原子。其支持者稱讚它是一種更安全、更綠色的能源,產生的危險廢物很少。

世界核新聞 報道,反應堆的螺母和螺栓(或至少是電線)的製造合同已經簽訂。一家韓國公司已開始生產用於反應堆磁體的 28 噸鈮錫線中的一部分。

ITER 目前得到七個政府的支援,最初的標價為 138 億美元——據《自然》雜誌報道,到建成時可能會翻一番。法國和歐盟將共同承擔一半的費用,其餘合作伙伴(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韓國和美國)將分攤剩餘部分。該專案在 20 多年前首次設計,似乎即將起飛,但是,首席副總幹事諾伯特·霍爾特坎普寫道,“該計劃的細節仍有待敲定。”

收聽關於核聚變的播客

ITER 位置地圖由維基共享資源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