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曾發表於《大眾科學》的部落格網路,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大眾科學》官方立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訂閱。 購買訂閱即可幫助我們繼續提供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重大發現和思想的優質報道。
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家保羅·卡拉斯和他的團隊上個月釋出了行星繞另一顆恆星執行的照片證據時,這成為了頭版新聞。(另一個團隊同時釋出公告,宣佈了圍繞另一顆恆星的類似結果。) 但至少該領域有一位科學家並不感到驚訝:羅切斯特大學的天文學家愛麗絲·奎倫曾預測過,確實存在這樣一顆行星,而且就在這樣的軌道上,這篇預測發表在2006 年 10 月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快報》上。
兩年前,奎倫研究了距離地球 25 光年、名為北落師門 (Fomalhaut) 的恆星周圍的碎片盤。 她假設該星盤的特徵暗示應該存在一顆行星,其質量介於海王星和土星之間,在附近軌道上執行,距離北落師門約 119 個天文單位(AU)。(一個天文單位大約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卡拉斯和他的團隊的發現印證了奎倫的預言:這顆行星候選者,被命名為北落師門 b,其質量很可能介於海王星和木星的幾倍之間,並且在距離恆星 119 個天文單位的軌道上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卡拉斯和兩位合作者在 2005 年曾預測過北落師門周圍存在行星系統,但奎倫在第二年將這一概念向前推進了一步,詳細說明了這樣一顆行星的外觀以及它應該在的位置。
北落師門系統圖像由 NASA、ESA、P. Kalas、J. Graham、E. Chiang、E. Kite(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 Clampin(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M. Fitzgerald(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以及 K. Stapelfeldt 和 J. Krist(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提供。